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chineseAssociationforArtificialIntelligence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复合多态机器人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二○二四年十一月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复合多态机器人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二○二四年十一月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复合多态机器人

1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编委会

主任:戴琼海执行主任:王国胤

副主任:陈杰何友刘成林刘宏孙富春王恩东

王文博

赵春江

周志华

员:班晓娟杜军平黄河燕刘庆峰朴松昊

曹鹏付宜利季向阳刘增良钱锋

陈纯古天龙贾英民鲁华祥乔俊飞

陈松灿桂卫华焦李成马华东孙长银

邓伟文何清李斌苗夺谦孙茂松

董振江胡国平刘民潘纲陶建华

王卫宁王熙照王轩王蕴红吾守尔·斯拉木

吴晓蓓杨放春于剑岳东张小川张学工

张毅章毅周国栋周鸿祎周建设周杰

祝烈煌庄越挺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复合多态机器人》编写组

组长:支涛

副组长:张立华付宜利马楠张松源

于乃功李全印刘学君陈雯柏应甫臣赵博学龚汉越

(按姓氏笔画数排序)

2

目录

2024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前言 1

第一章:服务机器人发展综述 2

1.1服务机器人的归类 2

1.2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2

1.3国家政策助力服务机器人驶入快车道 3

第二章:AI发展驱动服务机器人具身化时代到来 5

2.1从单模态大模型到多模态与具身智能融合发展呈现加速迭代趋

势 5

2.1.1人机交互更加,沉浸自然 5

2.1.2多模感知更加精准 5

2.1.3认知决策更加敏捷 5

2.1.4运动控制更加自如 6

2.1.5整体成本更加可控 6

2.2大模型+具身智能赋能服务行业锚定行业需求强化技术供给 6

2.2.1标准化服务:保持服务的一致性和质量,同时提高效率和

降低成本 6

2.2.2流程化服务:优化工作流程,减少瓶颈和延迟 6

2.2.3定制化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6

2.2.4敏捷化服务: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7

3

2.2.5可信化服务:提供可信化服务,确保对客户服务的安全性

和隐私保护 7

2.3服务器机器人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加速走来 7

2.3.1初级阶段专用单一 7

2.3.2高级阶段复合多态 7

2.3.3结论 8

第三章:复合多态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的对比 9

3.1多模态机器人的概念 9

3.1.1多模态感知能力 9

3.1.2多模态交互 10

3.1.3自主决策与学习 10

3.1.4运动能力 10

3.1.5硬件平台 10

3.1.6软件架构 10

3.1.7物理世界的交互数据 10

3.1.8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10

3.2复合多态机器人的概念 10

3.2.1形态上的多样性 11

3.2.2模态上的多样性 11

3.2.3功能上的复合性 12

3.2.4协作上的群智性 12

3.3复合多态机器人与模块化机器人异同 12

4

3.3.1模块化机器人 12

3.3.2复合多态机器人 12

3.4复合多态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的异同 13

3.4.1共性部分 13

3.4.2不同部分 13

第四章:复合多态机器人的突出特征和特点 15

4.1复合多态机器人的突出特征 15

4.1.1自主性方面 15

4.1.2交互性方面 15

4.1.3适应性方面 15

4.1.4实时性方面 16

4.1.5安全性方面 16

4.2复合多态机器人的技术特点 16

4.2.1多态与重构 16

4.2.2功能解耦 17

4.2.3跨模态学习与场景自适应 18

第五章:复合多态机器人成为具身智能的现实途径 20

5.1复合多态机器人的性能优势 20

5.1.1无死角感知与综合态势感知 20

5.1.2高性能算力与智能人机交互 20

5.1.3可靠低延时组网与通信 20

5.1.47X24小时接力续航服务 21

5

5.2复合多态机器人的应用优势 21

5.2.1功能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