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凤凰网

ID:ifeng-news

2024 年 2 月 16 日凌晨 2 点 14 分,OpenAI 发布首个文生视频模型 Sora,它能将文字描述生成长达 60s 的高质量视频,包含多角度镜头、充满感情的角色和高度拟真的细节。

此时,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家林晨正在日本酒店里享受假期,手机里数十个 AI 相关微信群如闹钟般同时响起,他迅速计算:Sora 样片比 Runway 16秒、Stable Video 4 秒、Pika 3 秒视频至少多出 44 秒,「确实冲击到了」。

4 点 51 分,美国旧金山的投资人 Zak Kukoff 在 X 平台预测,五年内一个不到 5 人的非专业团队就能利用 Sora 制作一部票房收入超过 5000 万美元的电影;一大早,科幻作家陈楸帆七十多岁的父母在视频号刷到 Sora,担心地问他:以后网上看视频怎么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2 月 17 日,一份央视内部会议记录显示,高层要求将 Sora 样片转发给「各中心和国内外总站负责人以上同志参考」,「反复观看,令人震惊……我们决不能在一夜之间完败!请党组和编务会议各位同志分头负责研究,尽快拿出我们的方案来」。

2 月 18 日,龙年第一个工作日,杭州新春第一会上,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连续两次谈到 Sora:「Sora 大模型的横空出世,相信很多同志已经看到了……这不仅带来很大启发,更大地带来了产业的冲击。」

影视业的春节假期从 Sora 发布那刻就结束了。影视板块上市公司高管黄力明收到老板的即兴会议邀约,「来谈谈 Sora」;00 后 AIGC 产品经理刘丽的公司召开紧急会议,老板在会上说「相当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了」。

AI 科普 up 主 @非FeiArt 在后台收到雪片般的陌生人消息,请他「给点 Sora 的资料」或者「做点分析来听听」;聚本影业创始人、电影制片人王鲁娜证实,国内投资人正在紧密关注机会,「未来三五年的最大机会绝不是什么微短剧,而是 AI」

影视从业者的坏情绪出现了人传人迹象。Sora 发布的 48 小时前,分镜师 Qiuller 还在 B 站一则「AI 画分镜」的视频下评论,「作为分镜师默默松了口气,AI 还是无法解决画面连续性问题,影视行业还没被连锅端掉」 。


Sora 发布后,超过 50 个网友列队回帖问他有没有看新闻,「Sora 已经来了,颤抖吧」;特效师陈雄接受《北京商报》采访说按圈内估算,ChatGPT 发布三年后才会有文生视频模型,结果这就来了。

纪录片导演欧大明正在衢州拍摄,看到 Sora 作品,「就像我女儿班级里,孩子们都在学写 300 字作文,突然一个同学写了 1500 字高水平作文」,「一种被碾压的感觉」;编剧余飞已经在盘算「以后我的孩子该选什么专业」,至于未来的自己,他说,可能还要给机器人打工,写一部「机器人主旋律」来讨好 AI

总有人浑水摸鱼,比如永远与时俱进的电信诈骗,靠出售虚假 Sora 内测名额的诈骗已经上线;知识付费博主李一舟打出「Sora 背后的中美博弈」旗号卖课,被网友讽刺与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并肩为「中美 AI 界顶流」。


好消息是,普通人对 Sora 的惊人热情送了一记「开门红」给 A 股,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 3900 只个股上涨,成交额 6360 亿元,与 AI 算力相关的光模块板块涨幅超 14%,Sora 和 A 股双双冲上热搜。

人们感到身处历史之中,指代自己时使用「我们人类」,这一幕令人想起 AlphaGo 击败李世石的夜晚,围棋界记录时使用了「公元 2016 年」。当时前职业围棋手张一鸣说,你也许不会喜欢它,但你会承认它,这是绝大部分不管什么领域的人都得上的一课:承认一个永远比你强的存在,学会和这个存在相处在同一个世界上。


在被冲击的核心职业圈层外,比如艺术和科技界,人们对 Sora 的第一反应是好奇而非恐惧。

「AI 工具的魅力在于 99% 的人都可以无师自通」艺术家岳路平在一场探讨 Sora 的线上圆桌会议里激情演讲,「让Sora代表的『暴力美学』来得更猛烈吧!情绪感染了现场其他嘉宾。

「说得特别好!」缓了两天,林晨的冲击感却「越来越强烈」,父亲在家族微信群中@他,说现在发布了一个什么「索软」。「我就知道这个事不是专业领域小范围讨论了」,林晨说,作为艺术家,他关注 AI 能创造什么,「在未来的某一段时间里,荒诞艺术会井喷式爆发。就像最新样片里的樱花老虎的飞升,在图书馆里冲浪,这些内容是之前没法创作出来的,基于物理世界的规则,人工智能像人一样去创造一些(真实世界)没有过的(存在)。」


360 创始人周鸿祎连发 6 段视频和 1 篇长文,指出 Sora 可能“颠覆广告业、电影预告片、短视频行业,把电影工业的效率提升100倍后,开直播向网友「推销」Sora,「我成了布道者」,他随之宣布了刚归纳的「四个相信」理论:「要有 AI 信仰;相信 AI 是工业革命级技术;相信人类已经在朝着 AGI(通用人工智能),甚至朝着强人工智能在指数级发展;相信不懂 AI 会终将被淘汰。」

辩论每天都在发生。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在 Sora 一条样片下回复网友,「gg humans(人类愿赌服输)」;易凯资本 CEO 王冉在朋友圈说,原以为最先被 AI 替代的是蓝领,然后是白领,最后才是创意工作者,可「事实恰恰相反」。

摄影师邹璧宇不同意行业将被替代,指出 AI 在实际拍摄中应用有限,「倒是有人搞 AI 主播带货赚到钱了」;录音指导马立对 Sora 的真实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更可能像元宇宙/VR 等热点一样盛名难副,他相信电影是人与人之间的工作,「在大规模协作时,AI 不会被认为可以独立成为工作角色,因为人的组织形式比想象中更有韧性」。

西瓜视频创始人宋健更不客气,「干掉人拍的视频,把视频行业变成一个『人纯粹消费机器工业化内容』的局面是没戏的。这不是第八次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是对需求的无知。」

也有从业者完全在状况外,比如戏剧人杨光,被问到如何看待 Sora,他迟疑地回复:「没有(了解),我晚点了解下。戏剧圈很保守落后,这种东西不太会关注。」


感到「被碾压」的前一天晚上,导演欧大明正和几位同行坐在衢州江边喝着米酒吹着风闲聊,他想 AI 也许能复刻这夜昏黄的灯光和波光粼粼的江面,但是它能描述风吹拂皮肤的感受、夜晚舒适的温度、人与人目光交流、语言碰撞时的情绪吗?

他得出了否定答案。从这个角度想,演员会失业吗?「生成人」可以传递真人的情感吗?编剧余飞想,自己干这行将近 30 年,只知道创作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好看」的标准很模糊,也非常不统一,「写一部戏,通常有五六十个人物,这些人物是怎么生成的,我自己都不知道。」在极度清晰、极度量化的AI世界,创作又真的可以被破解吗?

管中窥豹,每个人看到自己关心的一隅。高校教师陈秋心感慨高校可能将损失视频拍摄剪辑的学科内容,「但是天塌下来大家都要挨一下子」;编剧贾东岩认为片场里导演是皇帝的时代可能快要结束,「没有片场,自然不需要这些皇帝了」。

独立制片人马庆正巧要给接到的广告项目画分镜,她本想省点钱找朋友借个 Midjourney 来画,想想又投了人类的票,「算了我还是找分镜师吧,反正才 100 块钱 1 个画面」;而影评人图宾根木匠相信AI工具最大的挑战是对审查—— AI 发展下去必将极大释放创意生产力,催生人类进入长篇影视创作的个人化时代: 到那时,审得过来吗?

刚与一群导演、算法专家、投资人、创业者参加完「如何追击 Sora」论坛的科幻作家陈楸帆说:「谁懂什么 Sora,连他妈权限都没有。都是瞎猜。」


以下是 42 位影视/媒体/科技界人士关于 Sora 的快问快答。

问答题 01:你是怎么知道 Sora 的?

某大厂游戏板块负责人@非FeiArt

上班第一天,一大堆人都在问我们要和 Sora 相关的材料,希望我们组对这个新的应用做一些评价和分析。

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 刘捷

Sora 大模型的横空出世,相信很多同志已经看到了。

高校戏剧学专业教师 杨光

没有的,我晚点了解下。戏剧圈很保守落后,这种东西不太会关注,所以我一直努力让自己去别的圈子开眼界。

录音指导 马立

Sora 发布的第二天早上我岳父给我发了一条推送文章,介绍 Sora 有多厉害。他是医生,退休被医院返聘了,目前和 Sora 没有直接关系。

聚本影业创始人、电影制片人 王鲁娜

投资人正在紧密关注这个行业的机会。未来三五年的最大机会绝不是什么微短剧,是 AI。


问答题 02:整个影视行业将被颠覆

游方科技CEO 方伟

Sora确实让影视从业者更加焦虑了……一个生产力爆炸的时代正在开启,以后大家都要拼创意,内容行业会卷到没法想象。

360 创始人 周鸿祎

可能给广告业、电影预告片、短视频行业带来巨大的颠覆,但它不一定那么快击败 TikTok,更可能成为 TikTok 的创作工具。

前《环球时报》总编辑 胡锡进

Sora 在点亮 AI 影像制作未来的同时,也给全球现实主义电影的前途抹上了阴影……衷心祝愿,中国 AI 技术大规模向影视渗透的过程要紧紧咬住美国。

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 刘伟

人类用「心」拍出影视的作品,还很难仅用「芯」来完成。

电影独立制片人 马庆

什么东西?Sora?五到十年内不会影响电影人。

广告从业者 刘彬

有点像是从马车时代突然跨越到汽车时代。我们之前判断,大约还要两三年才会出现这样的产品。

42 个中国人被 Sora 冲击的一周聚本影业创始人、电影制片人 王鲁娜

从去年震撼圈内的 runway 的 GEN、Pika、SVD 等接连快速问世后,和影视传媒相关的从业者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预设。一切都在快速消亡和诞生……最先改变的会是如广告、设计、文学、音乐、直播等,电影可能得算最后一个吧。

实验电影人、AIGC艺术家 @海辛Hyacinth

十分赞同「人人都是导演」这种说法,工具和资本本来都是创作的门槛,这个门槛越来越低了是好事。


问答题 03:Sora 能取代真实拍摄吗?

某大厂游戏板块负责人 @非FeiArt

如果你不仔细分辨,已经很难看出来他是 AI 生成的了。

编剧 余飞

虽然我对画面、声音不是很内行,但是以我的观影经验来说,Sora 生成的画面质量是很厉害的,比一般的导演拍的都好。

艺术家 岳路平

它的最大的魅力就在于 99% 的人都可以无师自通。

摄影师 邹璧宇

在拍摄中,AI 的应用现在是比较有限的。

360创始人 周鸿祎

表面看是文生视频的工具,实际上是一个现实世界模拟器,通用人工智能对世界的理解能力又一次得到了突破。

广告从业者 刘彬

初看惊艳,也只是初看而已……比如 OpenAI 发布的视频里,人物的动作虽然比其他 AI 产品进步很多,依然很鬼畜,不协调;画面的光源设计和美感是有的,还是一眼假,噱头大于实际。

纪录片导演 欧大明

我看了 AI 生成的视频、图像,质感都是冷冰冰的。比如走在东京街头那个戴着墨镜的女人,她的表情里没有温度,我感受不到气息。

对于影像作品而言,最重要的是创作者的痕迹,留下你的审美和表达,哪怕作品中存在一些误差,那也是人的气息……那些人和人之间的喜怒哀乐,是一种体感。AI 最做不到的事情,可能就是共情了。

西瓜视频创始人 宋健

干掉人拍的视频,把视频行业变成一个「人纯粹消费机器工业化内」的局面,我认为是没戏的。这不是第八次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是对需求的无知。


问答题 04:你在害怕什么?

编剧 余飞

我们必须警惕一种情况,由 AI 生成的视频产品,是对人类的一种洗脑。慢慢地,人类就习惯这种审美了,甚至不喜欢看人类自己创作的东西。人的精神层面完全被它掌控,那就麻烦了。当大多数人认同人工智能的宣传,有独特审美的人类成了少数派,说不定会被 AI 派出来的无人机追杀。

分镜师 @Qiuller

(2 月 14 日)AI 还是无法解决画面连续性问题,影视行业还没被连锅端掉。(2 月 16 日 Sora 发布后)看到了,心里一凉,又仔细看了下推文「可能无法理解因果关系」,又松了口气。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陈少峰

任何新生事物进入市场,往往都会带来结构性失业,但是也同时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因此关键在于能否在发展与创新中和新生事物共同成长。

北京天工异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 CTO 周辉

特效、摄影、灯光等传统工种在AI之下不具备优势,但 AI 生成视频也会带来新的分工。影视行业的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没有充分准备好 Sora 带来的影响。

设计从业者 @小红薯6551CD6A

每次看到 AI 会替代某某某工种的言论,就知道说这类话的不是行业内的人。AI 出来以后,我想节约时间,不自己手动制作的情况下,首选还是会付费购买素材,设计师都懂是为什么,不从事相关行业的人跟他们讲了也讲不清。

科幻作家 付国峰

ChatGPT 出现前,我在心理上躲在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对未来指指点点。但AI在前进,侵占我的新安全区。我写过的这些东西、读到的技术看起来很快就要实现了。和很多人一样,我没有完全准备好去怎么面对。


问答题 05:先抢谁的饭碗?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沈阳

Sora 对影视相关的产业影响比较大,它能大幅拉低制作成本,如果普遍使用的话,成本至少可以是原来的十分之一,所以 Sora 对视频、游戏、教育等行业都会带来比较明显的影响。

中国人工智能专家 吴甘沙

一图胜千言,图和视频的信息传递损耗远低于文字,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未来冲击的不仅仅是视频、电影行业,也会影响书籍、知识、教育等一切信息输出的行业。

苏州大学新闻系教师 陈秋心

有相当大概率演员、模特、摄像机航拍器等硬件设备制造商都会失业,整个北影可能就剩个导演系对吧,别老盯着我们新传嘛,我们确实又损失了视频拍摄剪辑的学科内容,但是天塌下来大家都要挨一下子的。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编导专业教师 吴轩

Sora 发布后,大家基本上都在惊呼技术的进步,也有担心一些饭碗不保的,比如三维渲染、分镜画师,还有那些卖空镜的素材公司。

易凯资本创始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 王冉

原来以为最先被 AI 替代的是蓝领,然后是白领,最后才是创意工作者,可事实恰恰相反——对于创意而言,AI 可以做到这个不好就再试一个,一千次尝试里总会有一个创意让人满意。

编剧 余飞

编剧的饭碗暂时还不会被抢走,毕竟这个工作讲究原创性。但是编剧们也不能高兴得太早。以后即便一个人不会写剧本,只要他有好创意,告诉 AI,再提出要求,给我按照《美国往事》生成一个电影,它就照做了。

某大厂新闻短视频内容制作 肖以军

视频从业者太多了,对我来说不会造成任何影响。雨我无瓜。因为画面是虚拟的,和新闻真实性相悖。可能冲击动画人或特效人?

某大厂游戏板块负责人 @非FeiArt

处在影视、游戏工业产业链靠下游位置的从业者,例如靠制作画面效果为生的,很可能这道工序就会直接消失,因为人没有办法和 AI 比执行的效率。

某影视板块上市公司高管 黄力明

电视剧、电影这两个形态,在五到十年内,AI 更多是一个辅助工具的作用。类似前置分镜,作用是让演员、导演等从业者在真正进行拍摄之前,脑子里对要拍什么内容、有什么样的效果有一个大体的框架,而不是代替创作者进行创作。


问答题 06:演员的饭碗呢?

录音指导 马立

AI 能不能模拟到位人类的表情呢?目前能无限贴近,但是就是做不到自然,甚至是最差的面瘫脸演员。解决方法是像皮克斯一样,做动画。

某影视板块上市公司高管 黄力明

前置分镜的作用是让演员、导演等从业者在真正进行拍摄之前,脑子里对要拍摄什么内容、有什么样的效果有一个大体的框架。目前 Sora 的应用更可能往这个方向靠近,让影视创作和执行对画面和氛围有更直观的理解,而不是代替创作者进行创作。

问答题 07:你的工作用上 AI 了吗?

梨视频版权中心总监 刘行喆

现在给客户做定制类的视频内容时,会开始用到 ChatGPT、Midjourney 更准确画出分镜图,在给客户预览的阶段,可以明确知道我们的视觉创意以及具体怎么拍摄,呈现出来的画面效果是怎样的。在执行的时候,也给摄影师、灯光一个非常准确的参考图片。

00 后 AIGC 产品经理 刘丽

目前正在做出海 AI 数字人产品。春节后开工,我们公司特意召开紧急会议聊 Sora。

制片人 王彧

业内其实从 2023 年就已经在尝试运用大模型去制作一些内容,最直观的感受是,改变了内容生产工作流程,提升了内容产品的生产力。

某大厂游戏板块负责人 @非FeiArt

现在会用 AI 就要求像会用 word 一样……我的工作内容里有很多环节已经都把 AI 作为工具了,比如游戏设计图、设计参考,都在用 AI 画图的方式——这基本上是游戏行业内工作的主流配置了,当然不光是我们,凡是牵涉到做图设计的,多多少少都已经用上 AI 了。文生图、图生图已经很成熟。

杭州遇乐文化传媒公司 CMO EdIsOn

我过去是电竞人,现在转行做聋人电商直播。神奇的是,我身边电商人对 Sora 的讨论不多,电竞圈的讨论如井喷。Sora 要是能普及,能提升电竞比赛舞美设计的效果。电竞圈现在做青训营,还是很原始的人力导入数据,那么AI 也能应用到青训管理中。


问答题 08:说实话,好用吗?

编剧 余飞

我干这行将近 30 年,我只知道创作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好看的标准很模糊,也非常不统一。AI 可能更难弄明白这一点。

独立导演 金世昌

工作是不能「大概」的。牵涉到具体的、精准的表情、动作,AI目前连生成精准的图片都还是很难,更不用说视频。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编导专业教师 吴轩

视听语言这个方向恰恰是不需要 AI 的,而是要怎样去操控 AI 的问题。不过,我还没在课堂里专门引入关于 AI 的部分,因为现在技术还不太成熟,可控性不强。

AIGC 艺术家 @海辛Hyacinth

(Sora)可能会出现和 DallE2 一样比较尴尬的位置:至今你都没办法让 DallE2 画具体某个游戏画风的角色/场景,由于数据集本身的多样性不够,导致没有办法做具体的项目风格,风格没有办法自定义,对于大多数商业项目来说就没有意义,即实用性很低。

特效师 陈雄

「五毛特效」可能会少很多,但影视特效制作精益求精的行业规则不会变,特效制作本身是一个需要精雕细琢的过程,目前的 Sora 产出还是非常粗糙的。

电影发行从业者 黄湘

Sora 的确有将思路快速转化的能力,但模型搭建、算力消耗等方面的成本相较于传统的电影拍摄成本并不低。

广告从业者 刘彬

广告行业对视频动画的要求非常细致,一条狗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它身上哪块有什么花纹,AI 目前还做不到如此精准,只能做出来意向化的内容。

AIGC 艺术家 林晨@土豆人toudou_man

对于 Sora 的实际效果,我持谨慎态度。真正影响 AI 生成式视频内容在广告和影视领域发展的,还是内容一致性和内容准确性两个重要的判断标准。这两个标准是决定技术能否被引入工业流程的关键因素。

原京东探索研究院副院长 梅涛

首先,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技术进步……其次,在视频应用的场景中,能展示不等于能实用。


问答题 09:应对 Sora,你的策略是?

编剧 余飞

好莱坞那些人能闲着吗?谁先动手,谁就获得第一桶金。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思维,就四个字,赶尽杀绝,连最后一滴油水都吃干净。到时候你再入局,就没有落脚之地了……所以,我老说,赶紧多攒点钱,钱能让你率先深入地进入这个领域。

中央党校元宇宙课程视频作者 叶毓睿

大家不用焦虑,你只要比别人跑得快就行。我们打不过它,我们就拥抱它,就跟着它走,每天开开心心学习就好了。

梨视频版权中心总监 刘行喆

最近几个月确实我的同事、周围的人,还有我自己都在研究 AI,不想输在起跑线上。

00 后 AIGC 产品经理 刘丽

Sora官宣后,我受到外网一位博主的启发,打算让 AI 对抗 AI。我把 Sora 发布的一段樱花在雪中盛开的视频,上传给谷歌的 Gemini pro。后者是谷歌最新推出的模型,可以识别长视频内容。我想看看 Gemini 怎么评价 Sora 的作品。结果,Gemini 一眼识破,这是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


杭州遇乐文化传媒公司 CMO EdIsOn

我们有位聋人主播去医院看病,和医生沟通不顺畅,发短信让我去一趟。我才意识到他们看个感冒发烧都很不容易。全国有 8500万 残疾人,未来AI应该在辅助残障人士方面发挥作用。我们正在尝试利用 AI 导入手语模型,来做一个手语翻译软件,方便聋人朋友和完全没有接触过手语的普通人实现无障碍的交流。

AI 科学家、阿里巴巴技术副总裁 贾扬清

(1)对标 opena i的公司有一波被其他大厂 fomo 收购的机会。

(2)长线闭源寡头,开源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 catch up。

(3)从算法小厂的角度,要不就算法上媲美 openai,要不就垂直领域深耕应用,要不就开源(好像是废话)。

(4)infra 的需求继续会猛增

问答题 10:眼下最紧迫的是什么?

科幻作家 陈楸帆

别被割韭菜。割韭菜的传统也是非常的悠久了,隔一段时间 AI 又有一个突破的新平台、新工具出来,又可以卖一批课,这些课针对一些对 AI 没有那么多了解的普通老百姓,他们会有焦虑恐惧心理,这些卖课人利用了他们的心境去卖这些课,也不贵,99、199。但 Sora 都没有内测,你怎么去教别人怎么用呢?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笑话。

00 后 AIGC 产品经理 刘丽

入行 AIGC 一个月的感受:学不完,根本学不完。

影评人 @图宾根木匠

从国内影视业的角度看,Sora 类 AI 工具最大的挑战是对于审查,而不是对从业者。AI 发展下去必将极大释放创意生产力,有了 60 秒,今后就有 60分,有了 60 分,距离生成一部电影就为时不远了。

从文字到影像的一键生成,将催生人类进入长篇影视创作的个人化时代:文字作者即影视导演。到那时,审得过来吗?


录音指导 马立

警惕欺骗性的内容……比如标榜自己是用 AI 做的视频,实际 AI 只参与了很小的一部分。一帮人会出来做 AI 教学,向普通人收很贵的钱。假如真要想了解,自学也有资源,别白花钱。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樊晓娟

文本是很容易拿到的,用原作品的情境生成了有自己构思的情境,有所变化,是否涉及侵权?训练出来的内容是某个艺术家的风格,是不是侵权?

PS:AI 给人类的建议

ChatGPT

可能面临失业的人群是视觉效果艺术家和动画师、平面设计师、电影和视频编辑、作家和编剧、演员和配音演员、导演和制片人中涉及高度日常和重复性任务的工作。例如,基本的视频编辑或简单的平面设计任务可能会被自动化;可以标准化或模板化的制作和后期制作任务可能会被自动化。

要做的事是适应变化。

文中刘彬、黄力明、马庆、肖以军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