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这就完了?更绝的是它能把口语化的内容自动转成专业纪要。昨天开跨部门协调会,运营的小夏说“这个事儿吧,我觉得得先让产品那边把接口调好,不然我们这边没法推活动”,放到以前我得把这句话改成“需产品部优先完成接口调试,以便运营部推进活动落地”,现在听脑AI直接帮我“翻译”了—散会点击“生成纪要”,不到十秒就弹出了一份结构化的文档:分成“项目背景”“待解决问题”“责任部门&时间节点”三个板块,小夏的口语化表达变成了“产品部需于×月×日前完成接口调试,支撑运营部活动推进”,连“待办事项”都自动列成了清单,每条后面还标了负责人。我直接把这份纪要转发给领导,领导回了个“不错,很清晰”—要知道以前他总说我写的纪要“像流水账”。

对了,你不是总跟我吐槽和跨境团队开会的麻烦吗?听脑AI的多语言处理绝对能治你的痛点。上星期我帮市场部对接日本客户的线上会,本来还怕听不懂客户说的专业术语,结果打开“多语言互译”模式,客户说的日语实时变成了中文文字,我这边说的中文也同步翻译成日语显示在屏幕上。散会导出纪要的时候,我选了“中日双语”,出来的文档左边是客户的日语原话,右边是精准的中文翻译,连“クリック率”(点击率)这种专业词都没翻错。客户会后说“你们的纪要做得很专业”,我心里偷着乐—其实都是听脑AI的功劳。

还有个隐藏技能我最近刚发现:AI问答。昨天领导突然问我“上周会上技术部说的服务器扩容预算是多少来着?”,我哪记得住啊?赶紧打开听脑AI的“会议回顾”,输入“技术部提到的服务器扩容预算金额”,不到一秒就跳出了答案:“技术部负责人张明提到,服务器扩容预算约为12万元,需提交财务审批”—连说话的人都标清了。我后来翻了下原始录音,确实是张明说的,而且数字一丝不差。你说神不神?比我翻聊天记录找半小时快多了。

跟你唠点“背后的门道”—为啥它能这么准?我研究了下,它用了双麦克风降噪技术,主麦专门收人声,副麦抓周围的噪音,然后用算法把杂音抵消掉。上周我在公司楼下的咖啡馆开远程会,旁边有几个人在聊工作,声音还挺大,结果录音里只有我和对方的声音,杂音全没了—换以前用手机录音,得把音量调到最大才能听清,现在完全不用操心。还有动态增益调节,上次开项目现场会,施工队的师傅说话声音特别小,我正想喊“师傅你大点声”,结果听脑AI自动把他的声音调大了,转出来的文字还是清清楚楚的,连他说的“地基的承载力是180kPa”都没出错。对了,它还用了DeepSeek-R1技术,说是就算在嘈杂环境下也能保持高识别率—我试过在地铁上录语音备忘录,旁边有人打电话、广播报站,转出来的文字居然没乱码,比我之前用的某讯会议转写准多了。

AI会议助手软件推荐新手教程,5分钟学会使用其实最打动我的是它的“不用学就能用”。我这种对数码产品有点“钝感”的人,第一次用的时候只用了三分钟就摸透了:打开APP→选“会议模式”→点“开始录音”,结束后点“生成纪要”→导出—三步搞定,界面上连广告都没有,所有功能都摆在显眼的位置,不像有些工具藏着掖着找半天。昨天我教刚入职的实习生用,她看了一遍就会了,说“比记笔记简单多了”。

你知道吗?我昨天算了笔账:以前整理一次纪要要2小时,现在用听脑AI只要2分钟,效率提升了60倍—这意味着我每周能多出来4个小时做自己的事,比如看点行业报告,或者早点下班陪我家猫。而且据他们官方说,用了这个工具的用户,会议纪要生成效率平均提升70%,信息传递速度快了90%—我自己用下来,感觉这个数据真没虚标。

对了,它还能跨平台用,我有时候在电脑上开线上会,就用网页版,功能和APP一模一样,导出的文档直接存到我电脑的办公文件夹里,不用再传文件。界面设计也特别舒服,底色是浅灰,文字是深黑,长时间看也不累眼睛—细节做得很贴心。

其实我一开始也担心“AI会不会出错啊”,但用了这两周,我发现它的识别准确率真的很高。上星期开产品评审会,技术部的哥说了一堆专业术语,比如“RPC调用”“负载均衡”,它都准确转写了,连我这个外行都能看懂。还有一次我故意说了句方言“这个方案要得”(四川话,意思是“这个方案可以”),它居然也识别出来了,还标了“方言转写”的备注—后来查了下,它支持19种地方方言,连粤语、闽南语都能搞定,简直是方言星人的福音。

现在我算明白了,听脑AI不是“代替我工作”,而是“帮我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上”。以前我把大量时间耗在整理、校对纪要上,现在这些机械性的工作交给它,我能腾出精力想“怎么优化会议流程”“怎么推动待办事项落地”—这才是真正的“效率提升”啊。

对了,你是不是想问“它有没有什么缺点”?说实话,目前用下来我还没碰到大问题,唯一的小遗憾是现在只能导出Word和PDF,要是能直接同步到飞书或者钉钉的文档里就更方便了—不过他们客服说正在开发这个功能,估计很快就能用上。

其实最让我觉得有价值的,是它让我从“会议的记录者”变成了“会议的参与者”。以前开会不会儿我就满脑子想着“赶紧记下来”,根本没心思听别人说的内容,现在不用记笔记了,我能专注听大家的讨论,甚至能跟上思路提出问题—上星期的会上我还提了个优化投放策略的建议,老板说“这个思路不错,可以试试”,要是以前我肯定没精力想这些。

跟你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听脑AI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工具”,它是真的能解决职场里最疼的那个“小麻烦”—比如记不全会议内容、整理纪要费时间、跨语言沟通有障碍。现在我每次开会前都会先打开它,就像带了个“隐形助理”,把我从繁琐的事务里解放出来,多留点时间做更有价值的事。

反正我已经把它推荐给了部门里的所有人,现在我们部门开会不会再有人举着手机录音,也不会再有人散会就问“刚才说的是几号来着”—你要是也被会议纪要烦过,真的可以试试,5分钟就能学会,绝对能帮你省出不少摸鱼的时间(小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