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一些人甚至断言,当下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AI几乎成了无所不能的软件,就像多啦A梦的百宝袋,要什么有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比喻并不为过。与之前互联网时代相比,AI正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力度重塑着人类社会,成为了新的风口。
在实际应用中,人工智能极大地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在线上办公领域,AI工具的运用使得远程协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定制专属的“数字人”来协助工作,虽然目前仍需每年几万元不等的高额成本,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平民化的解决方案出现。
2.我们知道的AI应用有哪些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在各行各业掀起了一股变革浪潮。办公软件巨头WPS推出了AI辅助功能,用户只需准备好PPT的大纲和主要内容,即可利用AI实现一键美化,极大提升工作效率,解决让大部分人头疼的会议问题。
在WPS上生成PPT的操作思路:
1)自己先考虑好生成内容的主题。
2)撰写提示词给内容生成软件,要求软件按照所给提示词生成大纲和具体内容。
3)粘贴具体内容至word并将自己需要的配图粘贴在上面,根据PPT生成软件的要求格式整理word。
4)在PPT生成软件中选择自己刚刚制作的word,点击一键生成内容。
5)在PPT生成软件中可以对PPT的样式文字,进行进一步的修改。
在办公场景下,类似的应用还有不少,如可以辅助翻译、优化语法、润色文章的写作助理,能够实时记录、转写演讲内容的语音工具以及应用于服装行业的设计工具等。
除了办公领域,AI在娱乐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以虚拟主播为例,目前在各大视频网站上都有专门的虚拟主播分类,下图分享的就是前段时间很火的带货主播,是一个俄罗斯数字人。这位虚拟主播不仅形象好,还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这些虚拟形象背后往往运用了尖端的AI技术,可以与真人主播一较高下。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将会涌现出更多由AI驱动的虚拟明星、虚拟偶像,深入影响动漫、娱乐行业。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AI工具也在不同领域不断细化。在教育领域,AI的应用前景同样广阔。比如芸友推荐了一款名为“月之暗面”的工具,它可以将文档拖入后自动提炼出重点内容,堪称批改作业的得力助手,这些智能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广泛应用。
还有机构已经开发出了“AI教师”,它们不仅能够进行理科学科的辅导,还能与学习者进行多轮“对话”,甚至启发学习者的解题思路。更重要的是,这些AI老师脾气稳定,不会生气,也不会骂学生。面对这样高效、耐心的“AI老师”,传统教师难免会感到一丝危机。但在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等方面,人类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AI的应用则更加复杂和敏感。一方面,AI可以通过查重、语法纠错、翻译润色等方式为研究者提供辅助。另一方面,完全依赖AI生成论文内容则有悖学术诚信,是明令禁止的。目前各大高校都采取了严格的措施来打击学术造假,一旦发现学生使用AI代写论文,轻则直接挂科,重则撤销学位。正如冷芸老师所言,“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道德操守问题”。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人类社会。从工作辅助到创意生成,从教育培训到学术研究,AI在方方面面释放出巨大能量。我们既要拥抱这一趋势,积极应用AI来提升效率,又要时刻保持理性和警惕对AI的过度依赖,在法律和伦理的框架内谨慎对待。这既需要技术开发者的自律,也离不开每一个使用者的自省。
3.评估自己的暴露值:哪些工作是AI无法替代的
人工智能正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为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AI也引发了一些担忧。有人担心AI的发展会对就业市场产生冲击,部分岗位可能被智能系统取代。
一些从业者开始评估自身职业的“暴露值”:暴露值越高,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越高。影响职业暴露值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所需技能水平、思维逻辑难度、创造力要求、重复性任务占比、人际交往能力需求、情感智能需求、可编程性以及物理交互性等。
在进行自我暴露值评估时,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看:
-复杂度:职业所需的思维逻辑难度和创造力,复杂度越低,越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
-重复性:职业中存在重复性任务越多,越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
-人际交往:职业中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越高,职业越不容易被机器替代。
-情感智能:职业中是否需要具备情感智能,情感智能越高,职业越不容易被机器替代。
-可编程性:职业中是否需要进行编程或使用计算机语言,需要的越多,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造成的影响也是必然的。
-物理交互性:职业中是否需要进行复杂的物理交互,如运动、精密工具等。这些任务目前难以被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替代。
-创新性:职业是否需要思维创新,创新性的思维灵感,不容易被取代。
比如在文学创作领域,有越来越多的写作爱好者开始尝试用AI辅助创作,甚至直接利用AI生成完整的小说章节。一些从事写作的芸友也谈到,虽然目前AI生成的内容还是难以达到人类写手的水准,但对于一些高度依赖洗稿、东拼西凑的“伪原创”内容,AI的作品的确很难让人分辨。不过大家一致认为,真正的原创作品所蕴含的独特思想和情感,是AI目前还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原创内容的价值所在。
再比如在情感陪伴方面,AI的应用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有新闻报道,有人利用AI技术还原了已故亲人的音容笑貌,并能与之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借此宣泄内心的思念之情,说出生前未能表达的话语。还有教育工作者,尝试用AI打造留守儿童父母的数字分身,或是为空巢老人构建子女的虚拟形象,以期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和亲情缺失。
这些案例表明,AI在特定场景下确实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情感慰藉。但归根结底,人类还是需要真实的情感联结,就像撸猫带来的抚慰,可能比AI更有疗愈效果。AI可以实现简单的对话和交流,但深层的疗愈和陪伴是AI还不能达成的。
总的来说,人类的创作力是无定式的,人类的情感也是AI不能比拟的,我们既要看到AI技术的巨大潜力,也要理性看待其局限性。越是需要创新思维和情感交互的工作,其被AI取代的风险就相对较低。这一评估框架为从业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自身职业发展,寻找提升竞争力的突破口。
工作中如何利用AI
1.AI工具有哪些?
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各行各业掀起一股变革浪潮,众多企业和个人都在探索如何将AI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由此,也掀起了一股AI创业的热潮,促生了大量的AI工具。
我们总结了一些芸友分享的、不同功能的AI工具。如ChatGPT、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以及最新推出的SORA都是推广度比较高的AI工具。此外,文心一言、智谱AI、讯飞星火、通义千问、GPT3.5等免费的AI平台也值得我们关注。
这些工具在功能和适用场景上各有侧重,大家可以根据使用场景和需要选择。比如,有人主要用ChatGPT来辅助翻译或完成一些常见任务;而文心一言的优势在于可以处理较大的文档,容量可达10MB,方便用户上传文档让AI进行总结提炼。
芸友路易分享了一个叫Language X的工具。在这个工具上,你可以是先将自己的想法输入AI,让它根据提示进行创作,再由人工对生成的内容进行改稿和优化。
但目前这些AI工具在细节上可能还不够完美。以翻译工具为例,AI翻译的优势在于速度快,但在翻译质量上,尤其是面对一些生僻词汇时,人工翻译更精准,也更优美。
有芸友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选AI工具,就像选不同容量大下的充电宝。乍一看外形没什么区别,大家趋向于选容量大的。但实际使用时3万毫安的充电宝可能连地铁安检都过不了。因此,在评估AI工具时,更应该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而不是简单地“报菜名”。只有深入理解不同AI工具的特点和局限性,才能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人机协作的最大效能。
2.AI在服装行业有哪些应用
AI技术为服装行业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效率提升的机会。其中一个很实用的应用是虚拟试穿:通过AI生成不同体型的虚拟模特来展示服装的试穿效果,可以快速预览不同款式、尺码、配色的搭配效果,节省了大量实物试穿的时间和成本。
现在已经有一些网站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选择模特的体型,上传服装平铺图,就能看到全身或半身的试穿效果。
在https://ootd.ibot.cn这个网址上可以实现在线的全身试穿、半身试穿,大家可以自己进去看看。
另一个相关应用是自动生成模特图。有一些工具可以输入服装的平铺图,再选择模特的人脸和体型,就能自动合成出模特穿搭图,相比实际拍摄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比如芸友毛豆举例,自己拿到了一批货,全都是基础款的T恤,外套,裤子,想看看这些产品配色的排列组合。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用假人模特大费周章卸胳膊穿上去,或者是自己穿,然后用闪光灯自己拍,哪种情况都很花时间。如果能够熟练操作AI软件,就能够快速出图,看到效果。虽然目前这类工具可能还不能完全定制化地上传任意服装图片,但技术正在不断进步,未来应该可以实现。
在图片处理方面,AI抠图工具的效率已经超过了Photoshop等传统软件,尤其适合批量处理的场景。有的工具比如美图设计室还提供了保存模板的功能,处理类似图片时只需替换图层即可,非常方便。
除此以外,AI还可以辅助快速生成吸睛的主图、宣传图和海报,降低了设计门槛。
3.我们的工作哪里可以用AI进行辅助
虽然目前AI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创意,但在一些基础环节还是能派上用场,比如在服装设计环节提供更多的配色方案、搭配思路等,激发设计灵感;或者是对于一些不太熟悉的Excel操作,可以让AI帮忙写一下代码,也可以为自己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此外,对于一些标准化、重复性较高的工作,比如数据录入、客户回复等,也都可以用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方式来替代。像一些直播间现在就有AI无人值守机器人,可以解放人力,把更多时间投入到更高价值的工作中去。
有芸友提到使用AI工具时,有时候会不知道如何给出准确的提示词,芸友雪儿分享了一个提示词网站,大家可以借鉴使用。
https://www.aishort.top/
服装行业的从业者应该积极把握AI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对于服装电商企业而言,将AI技术与传统的设计、生产、销售流程进行整合,这样可以大幅提升竞争力,更高效地推出契合市场需求的新品。虽然AI在服装行业的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定制化程度高的环节仍然需要人工把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I有望为行业带来更多变革性的应用场景。
说说对AI的看法
1.AI的局限
目前看来,AI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更多的是提供一些大纲和思路,而非完全取代设计师的工作。设计师可以尝试利用资讯网站上的企划主题,让AI去进行二次加工,看看能否产生有价值的内容。
设计师可以根据AI生成的内容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比如专业的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时,通常会考虑整体的搭配效果,推出成套的服装系列,同时也会设计一些百搭单品供消费者自由搭配。这种专业视角和搭配思维,是AI目前还无法完全替代的。
2.AI工具的利弊
对于企业而言,AI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但与此同时,AI技术的滥用也可能带来一些弊端,比如产生大量垃圾信息,加大筛选难度等。因此,如何将AI作为得力小助手,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规避潜在风险,是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对于个人而言,掌握AI工具的使用方法,熟悉其基本操作和提示词技巧,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在使用AI工具时,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喂”给它一些专业内容,以此来训练它。
训练AI,其实就是给AI一个准确的角色场景定位。我们可以通过明确目的,先写指令(角色,背景,任务,技能,规则,语气,格式等等),然后再不停完善,重复这个过程,就能让AI工具更加精准、专业。
AI的使用主要有两点需要掌握,第一就是软件的基本操作,第二就是提示词的运用。现在网上有很多关于AI使用的教程和培训,但我个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只要能“善用搜索”,像Youtube、B站、Github等平台有很多免费教程能帮到大家,用来简单辅助工作都是够用的。如果有更深入的需要,可以根据自己职业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再进行付费学习。
总的来说,AI技术在服装设计领域大有可为,但仍需要人工智能与设计师携手合作、优势互补。一个善于利用AI工具的人,其工作效率可能远超不用工具的人。但过度依赖AI,也可能让人变得懒惰,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动力。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与其盲目追捧收费的AI课程,不如善用搜索,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免费学习资源,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学习。
文字整理:张怀楷
陈畅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