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对加沙地区发起的大规模地面进攻,已经过去几天了,目前以军已兵分三路同时攻入加沙,并计划对加沙地区实施分割包围。而在实战过程中,以色列还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与新战法,例如以色列军队在攻城战中,就大量使用了无人机。而根据五角大楼官员的说法,美国也向加沙派遣了MQ-9“死神”无人机,帮助以色列军队进行侦察活动,并寻找人质。
除此之外,根据以色列军方的说法,其正在使用AI(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快速“识别”并打击哈马斯武装军事目标,在最近一周时间内,这套技术已经“识别”了超过1000个哈马斯目标。以色列这样做,与自身的国情息息相关。
以色列人口稀少,其2023年的总人口数量也才936.4万人,其中还有约20%是被吞并的巴勒斯坦人或其他阿拉伯族裔,而以色列的外部环境则非常险恶,周围的阿拉伯国家都一致将以色列视为共同敌人,五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已经说明了犹太人跟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
在人口稀少,外部环境险恶的局面下,以色列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强调全民服兵役,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进入适龄期后都要进入军队进行训练,并成为预备役中的一员。

但这些新征召的预备役士兵,虽然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但也仅仅是局限于瞄准、射击以及匍匐前进等军事基础,对于更进一步的步坦协同、空地协同乃至清扫房屋,这些预备役士兵的经验可谓是“一穷二白”。
而偌大的加沙城中遍布各种建筑物,当地还有着数千条地道,哈马斯武装士兵依靠这些地道,可以灵活穿梭于加沙各地,并对以色列军队进行出其不意的伏击。在近期就曾有一段视频显示,一名哈马斯武装士兵依靠地道,成功伏击了一辆“梅卡瓦”主战坦克,以色列军队在被攻击后甚至找不到攻击对象。
在这种处处隐藏危险,且极其立体式的巷战中,将大批预备役士兵派驻进去无异于自杀式进攻,以色列所遭受的伤亡会非常大。而这正是以色列无法承受的,因为人口不到1000万,预备役士兵的大量损失将动摇其国防根基,而如何减少进攻加沙时产生的伤亡,就成为了以色列最看重的一点。
使用无人机与AI技术,显然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从纳卡冲突到俄乌冲突,再到如今的巴以冲突,无人机已经证明了其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无论是主战坦克还是各种火力点,都难逃无人机的自杀式攻击或炸弹袭击。
而在巷战中,无人机如果使用得当,就能轻松以“零伤亡”的模式清理隐藏在废墟中的火力点,以色列的工业产能虽然无法满足其重武器需求,但生产大量的廉价无人机与巡飞弹则不成问题。
哈马斯武装虽然也有无人机,但数量显然无法与以色列同日而语,更别提以色列军队还装备有反无人机武器,哈马斯武装目前则并未拥有这种武器。而通过AI技术探明敌军可能存在的位置,再辅助无人机发起攻击,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城内的伤亡将大幅减少。
尽管AI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使一些国家开始担忧,AI技术会不会使一些冲突的局势更加恶化,甚至造成“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灾难性后果,但从实际角度来看,这种担忧显然还是不必要的。
一方面,AI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初期,各国军队虽然应用这一技术,但也只是进行情报筛选、大数据分析等辅助工作;另一方面,各国军队对于AI技术运用,都建立了一套监管措施,严格意义上来说,AI并不能自主化的制定攻击对象与方式,人为操作仍然是主要内容。
虽然以色列目前在攻击加沙城的战斗中,投入使用了AI技术,但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灾难,可以说跟AI技术毫无关系,以色列空军目前并未使用任何AI技术,任何针对加沙城内居民区、医院以及教堂等目标的空袭,均是人为,以目前AI技术的发展水平而言,想要上演科幻电影中的那种高智能AI,显然还有非常远的一段距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