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61131-3 标准为工业逻辑控制编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众多工业控制系统借此得以长期稳定工作,有效减少了因编程问题引发的生产中断和故障。在易用性方面,它使工程师能够相对轻松地掌握编程技能,迅速上手进行工业控制程序开发。

超越IEC61131然而,时代不断进步,随着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的飞速发展,对 PLC 的编程能力、智能化水平以及与其他工业系统的融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 IEC61131 - 3 标准逐渐暴露出局限性。比如与计算机编程融合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对强大计算能力和复杂算法应用的需求,无法将在IT行业已成熟应用的图像识别、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功能应用到工业领域。

究其原因,IEC61131-3 标准的核心特性是静态数据管理,即所有数据布局在开发阶段就已确定,程序语法保证用户代码不会导致非法的地址访问错误,这在工业控制场景中至关重要。然而,这种动态数据能力的缺失也使得其在应对现代信息系统所需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时举步维艰。

目前,一些厂商通过引入 C/C++ 编程,或扩展 ST 语法如添加指针访问来应对上述问题,但目前的方案普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