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是有赚钱的,
但大多是具备一定创意,且有较高技术能力和钻研能力的玩家。
这些真赚钱的玩家基本不会出来搞事。
因为他们知道AI技术发展与迭代很快,所以根本没那个功夫来卖弄。
有时间不如完备自己的技术路径和效率,这样才能赚更长久的钱。
痘印几乎就没一个靠谱的,千篇一律的话术,没半点技术可信度,
连珠炮般的背稿语速,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些啥,甚至连专用名词都不会读。
完全就是折腾小白。
退一万步,就算真有可信的课程,
等你学好定式出来,AI 技术又已经往前走了好几步了。
……
现实点,就目前来说,因为AI发展路径太快、太多样化了。
市面上尚无一款能满足各个层次用户的,较为统一通用的,完整独立的 AI 软件。
拿常用的软件来类比,比如WPS或者Word:
玩AI的就相当于要自己去拼凑这么一个专用软件,
从最基础的打字功能开始,要自己去搞排版功能、搞图文编辑、搞字体、色彩替换等等。
也就是要自己去搞定一整个专业化的工作流程。
并非是打开WPS软件,按几个按钮就能完成的。
很多 Ai 流程说得简单,看起来也简单,
但真正操作就会发现,除了几个固定模式,你就很难有突破了。
细节才是魔鬼。
AI牵涉到的众多节点和技术要求,都是需要理解和运用的。
一般玩家,能把AI工具本地化部署出来,能顺利跑通就不错了。
而就算跑通了,更多的参数细节还是需要去理解和使用的,
很多内容根本没菜单可选,得自己输入指令或参数,要花很长时间一个个去尝试。
而且万一改变需求或流程,所有那些已有的设置,都将面临修改。
换句话来说,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没有标准答案可供参照,也没有完全固定的用法。
全得靠自己去领悟。
……
也因此,
那些对AI概念不完整,以为 AI 像 PS、3D 类软件一样,拷贝一下,点点按钮就能学好的同学,
基本都是韭菜,被不同套路和手法割了一茬又一茬。
……
如果还不信,其实现在就可以去试试那些大公司开发的 AI 工具。
尝试复原一个他们的案例,或创造一个自己所需的功能或内容。
这些工具很多都是免费、现成的,还会有简单的使用教程,
能玩明白这些已经规划好,只要超低技术需求的 AI 工具,再说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