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二次选拔信息分享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班面向威海校区新生进行选拔要求为高考理科生或选考物理+化学学生,选拔包括笔试和面试,主要考核学生高中数学水平、创新思维及系统分析能力等。

科学计算与大数据暨“曙光”先进计算菁英班面向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一学生进行选拔,在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依据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分绩点择优选拔。

备考方案1:

山东大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班二次选拔考试备考资料

包含

1:2022-2024年山东大学二次选拔笔试回忆题目及解答(数学+创新思维)

2:二次选拔数学真题集(包含其他学校强基题目,二次选拔考点与强基接近)

3:山东大学二次选拔面试真题及解析

4:面试备考技巧,自我介绍模版,2025时事热点

赠送的大学先修课-数学、计算机基础、英语四级辅导录播课30小时

备考方案2:

二次选拔笔试面试一对一集训班--鸡蛋教育

授课形式:线上腾讯会议(支持回放)

课程内容(4 小时笔试+4小时面试):

4h 笔试难题重点大学知识预习

1h 面试近 3 年真题分类解析(自我认知 / 社会热点 / 专业题等 6 大题型)

1h 面试应答技巧(专业问题拆解逻辑 + 临场应变方法)

2h 面试全真模拟(还原 面试场景,考官实时点评)

师资力量:985/211 院校背景,3 年 + 二次选拔/强基综评培训经验,部分参与高校面试评审

✅ 过往成果:往年学员通过率 70%+

增值服务:赠《真题汇编》《时政热点集》,课后免费答疑

山迎你来,大有未来

百廿山大,与你同行

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推出“院”你所愿系列

带您从不同角度

了解山东大学各学院

学科优势、专业设置

人才培养特色、育人成果等

本期推送,小招带你走近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为什么选择数学与统计学院?

山东大学数学学科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是国家“985工程”和“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支持学科,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并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行列,在ESI排名持续进入全球前1%。作为山东大学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与统计学院历经20余年发展建设,现已成为培养体系完整、学科特色鲜明、教育教学成果丰硕的教学科研型机构。

学院的专业实力如何?

学院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先后成立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班,科学计算与大数据暨“曙光”先进计算菁英班,学科融合发展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

学院的师资力量如何?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梯队建设完善,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50%以上教师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

有哪些本科招生专业和课程?

学院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坚持“高层次、厚基础、重创新”培养模式,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采用数学类招生,大二上学期分专业培养,学制四年。2025年选科要求:物理+化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学模型、数理统计、偏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微分几何、拓扑学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常微分方程、运筹学、数值逼近、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离散数学等。

统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概率论、数据结构、应用回归分析、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

学院有哪些特色培养?

学院持续深化学科融合发展,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设立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班、科学计算与大数据暨“曙光”先进计算菁英班。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班面向威海校区新生进行选拔要求为高考理科生或选考物理+化学学生,选拔包括笔试和面试,主要考核学生高中数学水平、创新思维及系统分析能力等。

科学计算与大数据暨“曙光”先进计算菁英班面向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一学生进行选拔,在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依据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分绩点择优选拔。

你能参加哪些校园活动?

学院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五育并举”工作体系,引领优良风尚、搭建科创平台、强化劳动育人、涵养数学文化、深耕美育沃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次选拔 | 山东大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班面向威海校区新生进行选拔

学生的升学就业前景?

学院毕业生境内外深造率约50%,多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90%以上,主要进入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及信息技术开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软件研发、金融、教育培训等部门,从事数学计算、数据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与应用等相关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

你将认识这些优秀校友!

沈复民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3级校友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杨家青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3级校友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获得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应用数学青年科技奖”。

曹兆帅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4级校友

曾就职于日本TRIAL集团,烟台数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优秀学子

潘亚君

毕业于日照实验高级中学

统计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

推免至西安交通大学

曾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特长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山东赛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等,获评山东省省级优秀学生、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葛纪凯

毕业于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

统计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

推免至中国人民大学

曾获山东大学学业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一等奖,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先进个人。

宋绪涛

毕业于泰安一中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

推免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直博)

获山东大学学业奖等各类奖学金10余项,获评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

隆盛

毕业于深圳红岭教育集团

统计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

推免至北京大学前沿学科交叉学院

曾获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担任学院足球队队长。

刘吉洋

毕业于沧州市第一中学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班2021级本科生

毕业去向:河北省司法厅

获评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山东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山东大学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二次选拔面试备考注意事项

无论是参加哪所学校的二次选拔面试,核心都是展现 “与学校培养目标的契合度”“自身潜力与特质”“清晰的认知与规划”。以下是通用的备考注意事项,适用于各类院校及专业方向:

一、深度了解目标学校与项目:精准定位核心需求

吃透 “选拔标准”

研究学校官网、招生简章中对 “拔尖班”“创新班” 的定位(如清华大学姚班侧重 “计算机交叉创新”,南京理工大学鼎新班侧重 “军工领域硬核能力”),明确其对学生的核心要求(是学术潜力、实践能力,还是跨学科思维?)。

关注该项目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研究方向,在回答中自然关联,例如:“贵校 XX 班的‘宽口径基础课 + 科研实践’模式,与我‘先夯实基础再聚焦应用’的学习理念完全契合。”

挖掘学校特色与文化

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如西南大学 “含弘光大,继往开来”、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在自我介绍或回答中呼应,体现 “认同度”。

关注学校近年的重大成果或热点事件(如某领域的突破性研究、特色培养模式),适当提及以展现 “主动关注”,例如:“贵校去年在 XX 领域的研究,让我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可能性,这正是我向往的方向。”

二、梳理个人经历:用 “故事” 展现核心优势

聚焦 “与项目相关” 的经历

不必追求经历的 “高大上”,但需突出与目标专业 / 项目的关联性:

若申请理科类项目,可讲 “用数学模型解决生活问题”(如通过统计分析优化班级活动安排)、“物理实验中的发现与改进”;

若申请人文类项目(如西南大学吴宓班),可讲 “经典阅读中的思考”(如对《论语》“仁” 的现代理解)、“跨学科探究经历”(如用历史视角分析社会现象)。

遵循 “STAR 法则” 描述经历:Situation(情境)- Task(任务)- Action(行动)- Result(结果),重点突出 “自己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而非泛泛而谈。

提炼 “个人特质标签”

结合项目需求,明确 1-2 个核心特质(如 “好奇心与探索欲”“抗压能力”“协作精神”),并准备对应的案例支撑。例如:

体现 “创新思维”:“在 XX 活动中,我发现传统方法效率低,于是尝试用 XX 思路改进,最终……”

体现 “韧性”:“某实验多次失败后,我通过 XX 方式(如拆解问题、请教他人)找到原因,最终成功,这个过程让我明白……”

三、强化 “问题应对能力”:逻辑清晰,展现深度

结构化回答 “开放式问题”

面对 “你如何理解 XX 领域的未来?”“如何解决 XX 问题?” 等问题,避免 “想到哪说到哪”,可采用 “总 - 分 - 总” 框架:

总:明确核心观点(如 “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平衡效率与伦理”);

分:从 2-3 个角度展开(如 “效率层面,AI 可提升 XX;伦理层面,需防范 XX”),每个角度结合具体例子(如某技术应用案例);

总:总结升华(如 “因此,发展 AI 需要技术与人文的协同”)。

坦然应对 “不会的问题”

若遇到知识盲区,不必慌张,可坦诚说明并展现 “学习态度”:“这个问题我目前了解不够深入,但我的理解是……(尝试关联已知知识),后续我会通过 XX 方式(如阅读 XX 书籍、请教专家)深入学习。”

避免 “硬撑” 或编造答案,面试官更看重 “诚实” 与 “解决未知问题的思路”。

关注 “跨学科思维” 的体现

多数拔尖项目重视 “交叉创新”,回答时可主动关联不同领域知识:

如被问及 “环境问题”,可结合 “理工科的技术解决方案” 与 “人文视角的社会共识构建”;

如被问及 “军事科技”,可联系 “物理原理” 与 “伦理边界”。

四、细节决定印象:非语言信号同样重要

仪表与举止:自然得体

着装整洁大方(无需正装,避免过于随意的 T 恤、拖鞋),体现对场合的尊重;

进门时轻敲门,坐姿端正,眼神与面试官平视交流,避免低头、晃腿等小动作;

回答时语速适中,音量清晰,适当停顿(而非 “连珠炮” 式输出),让面试官感受到你的从容。

互动感:展现 “倾听” 与 “思考”

面试官提问时,认真倾听,可适当点头示意 “已理解”;若有模糊之处,礼貌确认:“您的意思是 XX 吗?” 避免答非所问;

回答中可加入 “衔接语”,如 “基于这个思路,我还想到……”“从另一个角度看……”,体现思维的连贯性。

五、心态与临场调整:保持 “真诚” 与 “松弛感”

避免 “过度包装”

高中生的优势在于 “潜力” 与 “好奇心”,不必刻意模仿 “学术专家” 的表达方式,用自然的语言展现真实想法即可。例如,说 “我通过科普视频了解到……” 比生硬堆砌专业术语更显真诚。

预设 “压力场景” 并模拟

提前让家人或同学模拟面试,故意提出 “尖锐问题”(如 “你觉得自己的劣势是什么?”“如果没被选中,你会怎么看?”),训练自己 “不慌不忙、理性回应” 的能力。

记住:面试是 “双向选择”,学校在考察你,你也在判断这里是否适合自己,保持平等心态更易发挥。

提前规划 “收尾” 与 “提问环节”

若面试官问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们?”,避免问 “录取率多少?”“课程难不难?” 等浅层问题,可结合项目特色提问,如:“XX 班的跨学科课程是如何安排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哪些科研项目?”—— 体现你 “关注学习过程” 而非仅关注 “结果”。

核心原则总结:

二次选拔的本质是 “匹配度筛选”—— 学校寻找 “认同其理念、具备发展潜力” 的学生,而你需要证明 “这里是最适合你成长的平台”。通过 “精准了解学校 + 清晰展现自己 + 自然真诚互动”,就能最大化提升面试成功率。

高三毕业暑假备考大学选拔考试指南

高三毕业的暑假,是从高中迈向大学的关键过渡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备考大学入学二次选拔、实验班选拔以及英语分班考试,能让你在大学伊始抢占先机。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备考建议。

一、了解考试关键信息

(一)考试内容与形式

英语分班考试:多数学校必考。题型类似高考,有听力、阅读、写作、语法单选、完形填空等,难度介于高考和四级之间,部分学校接近四级难度。比如,听力可能涉及新闻、长对话;阅读材料偏学术类短文。

实验班及二次选拔笔试:因校而异、因专业而异。理科类专业(如工科、理科实验班)常考高中数理知识深化,像数学的函数与导数综合、物理的力学和电磁学拓展,还可能涉及少量大学入门知识,如计算机实验班可能考简单编程逻辑。文科类专业(如人文、社科实验班)会考查高中历史、政治等核心框架,也可能要求阅读经典著作并论述观点。

面试:几乎所有选拔都有。常见形式为个人面试(1 对多,面对 3 - 5 位老师)和小组面试(5 - 8 人一组)。个人面试问题涵盖自我介绍、专业相关、开放性话题;小组面试则围绕给定话题讨论,考查协作和表达能力。

(二)目标院校具体要求

通过学校官网、新生群、咨询学长学姐等方式,明确目标院校选拔规则。例如,有些学校实验班选拔对单科成绩有要求;英语分班考试成绩决定能否优先报考四级、进入不同层次英语班级。

二、笔试备考策略

(一)英语分班考试

词汇积累:高考 3500 词要熟练掌握,借助百词斩、墨墨背单词等 APP,每天背诵 30 - 50 个四级高频词,着重记忆动词、名词。

题型专项训练:

每周做 1 - 2 套高考英语真题保持手感,2 - 3 套四级真题重点攻克听力和阅读。做完后分析错题,总结答题技巧。

写作方面,积累 3 - 5 个通用模板(如议论文 “引言 - 论点 - 结论” 结构),背诵 10 个万能句(如 “From my perspective...”“As an old saying goes...”),每周写 1 - 2 篇英语短文。

听力提升:每日利用 BBC、VOA 常速英语或四级听力真题,听 15 分钟左右,边听边写关键词,训练抓取主旨和细节的能力。

(二)实验班 / 二次选拔笔试

确定复习范围:咨询学长学姐该实验班笔试是否有参考书目,是否侧重高中知识延伸或大学入门内容;仔细查看学校官网发布的选拔通知,明确考试范围。

针对性复习:

理科方向:复习高中数学、物理 / 化学核心公式和难点,如数学导数应用、物理电磁学综合题。可做 1 - 2 套高中竞赛入门题拓展思维。若涉及专业基础,如计算机专业,阅读《计算机科学导论》等简易入门书籍,了解基本概念。

文科方向:梳理高中历史、政治核心框架,如中国近代史时间线、哲学基本原理。阅读 1 - 2 本经典著作,如《乡土中国》《理想国》节选,积累观点,练习撰写书评或论述题。

通用能力培养:做一些公务员行测中的判断推理题,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三、面试备考要点

(一)准备自我介绍

准备 1 分钟和 3 分钟两个版本。内容包含姓名、高中学校、兴趣爱好(与专业关联)、对专业或实验班的理解。例如:“我叫 [姓名],毕业于 [高中学校]。我一直对编程感兴趣,曾自学 Python 做过简单数据分析,这让我对计算机专业有更深入探索的渴望。了解到咱们学校实验班注重跨学科学习,能让我将数学知识与计算机技术更好融合,非常契合我的发展规划。” 注意表述简洁明了,用具体事例支撑观点,避免空话。

(二)专业相关问题应对

提前了解专业热点事件,如学环境工程,关注 “双碳政策”;学经济学,了解近期货币政策调整。阅读专业入门书籍,形成 1 - 2 个自己的观点。当被问到 “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可从兴趣起源、个人优势、专业前景等方面回答,如 “我对经济学感兴趣源于日常对市场现象的观察,我善于数据分析,而经济学需要严谨的数据处理和逻辑分析能力,我相信自己能在这个专业深入学习,并且当前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学专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开放性话题回答逻辑

采用 “总 - 分 - 总” 结构。比如回答 “如何平衡学习和社团活动”,先表明观点 “我认为可以从合理规划时间和明确目标两方面来平衡”,接着分点阐述 “第一,制定每周学习和社团活动时间表,为学习预留足够时间完成作业和复习;第二,明确参加社团活动的目标,如锻炼组织能力,避免盲目参与。” 最后总结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在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不耽误学业。”

(四)小组面试注意事项

不必争抢领导者角色,可担任记录者整理大家观点,或补充者提出新角度。尊重他人发言,不打断别人。使用礼貌话术,如 “刚才 XX 同学提到 XX,我补充一点...”“我们可以先明确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注重团队协作,展现良好沟通和倾听能力。

四、暑假时间规划

(一)6 月:信息收集与放松调整

高考结束后 1 - 2 周,先适当放松。同时,通过学校官网、新生群等渠道,收集目标院校入学选拔考试信息,包括考试时间、内容、形式等。

(二)7 月:基础复习与面试准备

英语方面,每天背诵四级单词,进行题型训练和听力练习。

针对实验班 / 二次选拔笔试,依据确定的复习范围,复习高中相关学科知识,阅读专业入门书籍。

准备面试,撰写自我介绍,收集专业相关问题并思考答案,进行开放性话题回答练习。

(三)8 月:强化训练与模拟冲刺

英语和专业笔试进行模拟考试,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作答,检查学习效果,查缺补漏。

进行面试模拟训练,找家人或同学扮演面试官,录像回放,纠正小动作、语速语调等问题,提升面试表现。考前调整心态,保持良好作息,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二次选拔备考资料咨询鸡蛋微信329790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