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中国光谷人工智能创新大会暨 2025 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TOP 50 发布活动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本次大会以“智启未来·创想纪元”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人工智能学者、行业领袖、企业家及全国各地的政府领导,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发展、产业落地及区域合作机遇,并参与 “2025 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评选”的颁奖盛典,共同见证了中国 AI 领军企业和影响力人物的荣耀时刻。
共话 AI 蓝图,擘画创新未来
大会在武汉市领导的致辞中拉开帷幕。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沈悦在致辞中强调,光谷正全力冲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版图的“第四极”。他透露,2024年光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50亿元,集聚企业超700家,其中8家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评选。未来三年,光谷将培育3家百亿级企业、千家中小企业,推动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大关,并联合省市组建100亿元湖北省人形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投资母基金;对新引进的顶尖科学家(如诺贝尔奖得主、院士等),给予最高1亿元资金支持。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沈悦
福布斯中国集团首席战略官晏格文指出,本次评选聚焦基础创新、商业落地与行业影响力三大维度,而光谷以8家入选企业成为“中国AI地图的重要坐标”。
福布斯中国集团首席战略官 晏格文
重磅签约与揭牌,开启政企研投合作新篇章
大会现场,多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为焦点。中国信通院副院长魏亮重磅发布“工信部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武汉)”,该平台集成270多个主流大模型、370余项数据集及530P算力资源,提供开源托管、模型选型与产业对接服务,为中部企业提供定制化AI支撑;随后,“汇聚力量 · 创智突破”人工智能产业合作正式签约,为东湖高新区注入 AI 新势力;最后,AI 天使投资人战略合作计划由武汉东湖高新区科创局局长龚学艺、汉理资本创始人钱学锋牵头正式启动,为AI创新项目带来新一轮资本活力。
顶尖学者与行业领袖共探 AI 前沿
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三院院士John Hopcroft教授在报告中强调,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他指出,教育体系必须积极变革,以培养能够引领AI技术创新的顶尖人才。只有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才能把握AI时代的机遇,推动社会进步,并有效应对就业市场和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
约翰·E·霍普克罗夫特演讲:“Talent for the AI Age”
零⼀万物首席执行官,创新工场、创新奇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预言,AI正从ChatBot(对话机器人)向Copilot(智能助手)再向AI Agent(自主智能体)跃迁。他强调,推理成本正以每年10倍速度下降,而基于MCP协议的智能体协作将颠覆工作流,未来企业级Agent有望成为“降本增效的核心引擎”。鉴于其对于AI领域的杰出贡献,李开复被授予 “AI 50 人工智能智库委员会名誉主席” 殊荣。
李开复演讲:“生成式AI:从 ChatBot到Agent的跃进与机会”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中国工程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张亚勤提出“ AI 发展的五个趋势”,指出技术范式正从生成式 AI 转向智能体 AI,2025年达到“无人驾驶ChatGPT时刻”,十年内全球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
张亚勤发表关于人工智能的观点
陈俊龙演讲:“大小模型协同创新技术与应用”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Life Fellow、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院士则强调“大小模型协同创新”,要通过边缘端动态神经网络提升工业场景响应效率。
大会举办了多场专题演讲,来自声通科技、成都恒图科技(Fotor)、中科慧远、格创东智、卫宁健康、兰丁股份、S-instant瞬息宇宙、武汉紫东太初、像素绽放PixelBloom(AiPPT.com)、益航科技、超威集团、图灵新智算、仙途智能、孚宝智能等企业代表,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和深入的技术解析,不仅为与会者呈现了AI技术在各行业的最新应用成果,更为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这些精彩分享既拓展了与会者的专业视野,也为推动AI技术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声通科技创始人、董事长 汤敬华
演讲主题:构建可信交互式人工智能
声通科技通过可信交互式AI技术,在政务服务、金融、汽车等领域实现多模态感知与智能决策的深度应用,推动产业生态布局。该公司采用大模型与知识图谱融合的创新路径,构建开放可成长的AI系统,通过多智能体协同实现复杂场景下的高精度交互服务。
成都恒图科技(Fotor)创始人、CEO 段江
演讲主题:领先的人工智能多模态创意平台
恒图科技打造了全球领先的多模态AI创意平台,通过HDR等创新技术实现专业级图像处理,覆盖8亿用户并实现每月2,000万活跃用户。该平台将AI深度融入工作流,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探索生成式AI时代的社区运营新模式,推动创意产业从专业工具向智能化平台转型。
中科慧远/灵宝CASBOT董事长、创始人 张正涛
演讲主题:面向复杂工业制造的智能光学检测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中科慧远基于"神光"大科学装置技术,研发了“光-算-控”三位一体的智能光学检测装备,可实现15-70纳米级的高精度工业检测。该技术已在八大行业实现国产替代,牵头国家重大专项,推动高端装备自主可控发展,同时为具身智能提供工业场景的海量数据支撑。
格创东智副总裁 李楠
演讲主题:工业 AI 超级生产力的破局公式与实践
工业AI落地需结合大模型与小模型优势,聚焦知识密集型、交互密集型等核心场景,通过数据治理和业务接口打通实现精准决策与控制。格创东智通过工业AI破局“三步走”方法论(第一步基于3个要点筛选场景;第二步大小2类模型协作;第三步ABCDE5大能力协同),已在泛半导体行业实现亿元级效率提升,推动工业智能化转型。
卫宁健康科技集团总裁 王涛
演讲主题:AI将如何重塑医疗
卫宁健康将推动AI医疗从循证医学迈向智能医疗时代,通过垂直大模型和精准数据分析提升诊疗效率,但需解决数据质量、伦理和医患协同等挑战。未来医疗的核心在于医生与AI的深度协作,医生专注创造性诊疗决策,AI负责执行和信息整合,共同提升医疗服务的个性化和可及性。
兰丁股份董事长 孙小蓉
演讲主题:AI打开医疗新质生产力大门
兰丁股份的AI医疗技术通过大规模数据分析和自动化诊断显著提升了宫颈癌筛查效率和质量,实现了基层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精准早筛。中国庞大的医疗数据为AI医疗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的应用模式大幅降低医疗成本,推动医疗体系从经验医疗向智能医疗转型。
S-instant瞬息宇宙联合创始人、CMO 尚宸宇
演讲主题:瞬息宇宙AI+XR赋能文旅商融合发展
S-instant瞬息宇宙的AI+XR技术通过3D建模和AI数字还原工艺重构文旅体验,突破物理空间限制,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吸引Z世代消费群体。该技术将传统8-12个月的内容生产周期缩短至一个季度,融合虚实交互、搭载数字引擎,重构文商旅的空间想象力,打造全新升级的文旅产业!
武汉紫东太初总经理 刘昊
演讲主题:具身大模型,开启人机协同新纪元
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通过统一原生编码技术为工业、医疗等领域提供智能化支持,其具身智能平台融合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推动产业升级。武智院将建设全国运营总部,打造“武汉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聚集区”,形成“技术攻关-场景验证-标准输出”的创新闭环,为具身智能发展提供新范式。
像素绽放 PixelBloom (AiPPT.com) 创始人&CEO 赵充
演讲主题:AI Native WorkStation如何全球绽放
AiPPT.com 20个月从0-2000万用户的故事
AiPPT.com通过聚焦PPT这一垂直品类,以AI生成技术切入全球市场,20个月实现2,000万用户增长,验证了"单点突破+生态合作"的商业模式。该产品差异化定位小白用户群体,通过20种语言版本和合作伙伴生态(如钉钉、人民网)快速扩张,目前已在40多个国家实现商业化落地。
益航科技创始人&CEO 金洋
演讲主题:全球数字场景超级入口
益航科技通过AI智能手推车切入机场场景,将传统基础设施升级为数字化交互入口,覆盖国内40多家机场并拓展至东南亚市场。该公司以"物理AI+场景应用"构建竞争壁垒,打造高净值流量私域平台,未来致力于成为全球数字基建的标准制定者和运营商。
图灵新智算创始人、董事长 刘淼
演讲主题:迎接物理AI时代到来的图灵路线
物理AI时代将催生万亿级参数大模型的推理需求,AI技术正加速从理论前沿迈入规模化产业落地阶段,定制化智算系统已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图灵新智算通过构建“生成式AI超级工厂”,将算力、数据与行业专业知识整合为高性价比的定制化全栈方案,打破企业应用AI的技术与成本壁垒,助力客户稳健享受AI红利。
仙途智能联合创始人&COO 刘政康
演讲主题:从“抢饭碗”到“协同共融”:AI与无人驾驶重塑劳动价值格局
无人驾驶技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替代,而是通过人机协作模式填补劳动力缺口,在环卫等高风险领域实现降本增效和安全升级。目前,仙途智能已建立起布局全球的商业版图,在全球30+城市实现了规模商业化落地,并且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率先获得国内外多地区首批车辆上路牌照,进一步巩固了技术与业务的领先地位。
孚宝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贾国强
演讲主题:银发浪潮遇见AI革命:孚宝打造机器人智慧康养解决方案
孚宝智能通过打造机器人智慧康养方案解决老龄化社会照护难题,其"小宝机器人"集成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等功能,已在国内外医疗康养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该公司深耕垂直领域,将AI技术与实际需求结合,形成可盈利的商业模式,同时积累的医疗数据为未来AI大模型训练提供重要支撑。
超威集团战略投资总裁 章云宣
演讲主题:AI驱动新能源格局之变
超威集团战略投资总裁章云宣提出,AI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将重塑产业格局,AI依赖能源支撑算力,而新能源需AI优化管理。
圆桌讨论:AI+新能源
紧随其后的“AI+新能源”的圆桌讨论中,各位专家聚焦四大方向:材料研发领域,AI可加速新型电池分子探索,缩短研发周期百倍;船舶三电系统则通过AI混合能源管理提升能效20%-30%,推动绿色智能转型;电网决策层需AI解决新能源并网的不确定性,保障稳定性;微网应用中,AI实现“源网荷储”智能调度,助力分布式能源高效运行。多方共识认为需打破数据壁垒,共建产业生态,抢占“AI+新能源”技术制高点。
另外,来自产学研各界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展开深度对话,既有对热门话题的深刻解读、技术路径的前瞻探讨,又有对产业落地的务实交流,还有跨国合作的创新模式分享等。这些论坛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与会者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视角,不仅丰富了大会的学术内涵,更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赋能各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圆桌讨论:具身智能发展趋势
在“具身智能发展趋势”的主题圆桌中,嘉宾们认为具身智能的发展需要突破相对应的技术瓶颈,避免盲目追逐短期热点,关注技术与产业的长期协同发展,同时解决高端人才短缺和商业化落地难题,通过细分场景分阶段实现应用价值。
圆桌讨论:中阿人工智能产业金融合作
参与“中阿人工智能产业金融合作”主题的圆桌嘉宾表示,中阿人工智能合作以互补优势为核心,阿联酋开放的应用场景和资金优势与中国技术实力形成协同,尤其在智慧城市、智能驾驶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强调,需加强人才交流与本地化适配,以阿联酋为支点,推动中国AI企业辐射中东市场。
圆桌讨论:AI+智能制造
嘉宾们在“AI+智能制造”的主题圆桌中指出,AI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正从效率提升向构建技术护城河转变,需要企业通过独特数据、定制化模型和软硬协同来建立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可通过政府算力支持、开源生态和产融合作降低AI应用门槛,但需注意AI落地是系统工程,需平衡技术、成本与伦理等多维因素。
圆桌讨论:AI+新势力
在“AI+新势力”的主题圆桌中,嘉宾们表示,AI新势力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垂直领域的创新者正将前沿技术与行业深度结合,开辟全新赛道。从医疗健康领域的专业大模型到文旅产业的沉浸式体验,从AIGC内容生产到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落地,这些探索彰显了新一代创业者在把握结构性红利时的敏锐与魄力。唯有深耕行业痛点、坚持创新突破,方能在AI浪潮中打造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新势力。
荣耀时刻:2025 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TOP 50 颁奖典礼
本次活动的压轴环节是“2025 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TOP 50 颁奖典礼”。获奖企业与影响力个人,覆盖大模型、医疗、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表彰了在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优异成就的企业与个人,展现了中国AI企业的卓越成就与全球竞争力。
展望未来:AI 时代的无限可能
伴随着施坦威艺术家万捷旎演绎的科技与音乐碰撞的美妙序曲,晚宴拉开帷幕。
晚宴期间举行了“人工智能产业智库平台发布仪式” ,该智库汇聚了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创始人、投资机构、全球生态伙伴等卓越领袖和多维度行业菁英,重点开展资源融合与项目协同,打造人工智能AI生态平台。
人工智能产业智库委员会发布
自然向善创始人郑旸捷也在现场做了分享。她表示,自然向善旨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科学生态恢复与转型、教育艺术和社区参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收益的双赢。她呼吁 AI 科技企业加入这一伟大事业,以技术创新赋能生态恢复,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服务地球生态新路径。
自然向善创始人郑旸捷演讲:“AI for Earth · AI x 生态共生计划发布”
以下为本次活动现场图片集锦:
至此,“智启未来·创想纪元,光谷人工智能创新大会暨 2025 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发布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盛会不仅呈现了最前沿的技术成果和产业洞察,更通过人工智能产业智库平台的发布和多项战略合作的签约,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我们坚信,随着技术迭代和跨域融合的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将释放更大的创新势能——既推动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东方智慧。
声明:以上活动内容是商业合作内容,用于调研的部分/全部数据来自合作方和第三方,相关观点及结论均基于以上数据研究得出,不作任何投资指引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