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凌晨,OPENAI公司全新发布Sora再次引起世界震动,它可以把一段文字描述的情景,直接制作成60秒的视频,可以有各种风格,比如现实主义,或者二次元。虽然笔者没有办法直接用Sora自己做一段视频来体验,但从OPENAI公司公布的视频来看,Sora不仅仅通过机器学习,学习了大量高质量的视频,掌握了视频制作的逻辑,还理解了物理世界的作用力规律比如镜面成像、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更是觉悟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微妙的情感关系,这是最令人震惊的地方。虽然Sora的出现,首先会让影视行业、广告行业的专业人士瑟瑟发抖,但是需要瑟瑟发抖的显然是教育行业

人类的学习机理虽然我们并没有全部搞清楚,但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神经系统的漫长演化历史告诉我们,从感和应,到知和觉,就是人类学习进化的全部奥秘。而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人工智能演进史,正是经历了与人类神经系统演化完全相同的历程,只不过生命神经系统的自然演进花了40亿年时间,而人工智能达到觉悟的状态仅仅花了70年时间。技术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技术进化只会越来越快,无论是ChatGPT还是Sora,都仅仅是开始,以强大算力和算法支持的数字大脑,将在学习能力、学习范围和学习深度上远超人类,人类只有依靠人工智能一起协同学习,才是教育的出路。人类学习将进入超级学习阶段,教育的逻辑因此而改变。

首先,重新定义知识,从知识到知与识。

传统学习中知识是名词,知识是对现实世界和抽象世界的各种现象和逻辑关系的描述和解释,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知识的传递,实现人类文化的传承。但是,超级学习阶段的知识是动词,通过学习,要实现的是对世界的求知与认识的方法,知与识才是根本。学校教育沉浸在无穷无尽的信息洪流中,给孩子们提供了过度的知识与信息,就好比把农田全部浸泡在水里,种子就难以发芽一样,孩子们对于知识产生了钝化和厌倦。教育只有转向到让孩子们自己发现现象,自己组织信息,形成自己的知与识,才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

其次,重新定义学习,从工具到本能需要。

传统教育中,学习实际上能实现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工具功能,通过学习使学习者掌握技能和谋生手段,比如学习外语是为了谋求翻译这个职业,学习计算机语言是为了谋求编程员这个职业,学习表演是为了谋求演员这个职业。另一个是价值功能,就是人能够通过学习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的认同和愉悦。人的工具化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不断被强化的概念,而人工智能的本意是“能够替代人工的智能”,人工智能的出现就是破除人类自身工具化、解放人类的利器,使人自身的价值进一步突出。洗衣机、洗碗机、电饭煲解放了现代女性,使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女性。

人工智能的未来,必将会取代所有以工具为目的的人类职业,包括翻译、程序员、演员、设计师、驾驶员等等,人类的生命意义将聚焦到健康生活、挑战极限、创造世界的方向上去。学习外国语是因为喜欢不同文明的文化,学习计算机语言是为了创造全新的数字世界,学习表演是因为能够体验不同的人生。实际上,一个人出生后,所有的情感和知识都是通过学习而来的,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学习从来是本能需要,只不过是因为教育把学习工具化了。

世界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挑战,人工智能作为强大的工具能让我们超越感知局限,创造更多的新体验。我们将听见黑猩猩和花朵开放的心路历程,破解意识形成中涌现的复杂,洞察暗物质、暗能量在宇宙中超乎想象的运行方式。Sora在英文中有小鸟在翔空中咏唱的意思,这个浅浅的人工智能咏唱,如果能够让所有教育者能够听懂,那么我们是否会对各种无谓的内卷释然并放下呢?


在Open AI Sora首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纸飞机在自由地飞翔,象征人类无限的创造潜力越创造,越自由,Sora的名字应该包含上述两层含义。


Sora到底有多强?



Sora模型可以生成长达1分钟高清视频,几乎可以秒杀世界上任何一个视频生成平台(Pika只能生成3-15秒的视频,而且一眼就看出来是AI制造的,根本没法使用),虽然目前还没正式公开使用,但消息已公布,已经引发了全球热议,Sora的出现将可能重新定义现有短视频行业的格局。

从Open AI公开的生成视频来看,Sora一下子将视频生成领域的生成水平提升到了2.0。同时将视频生成行业的竞争对手Runway、Pika、Meta等远远甩到了后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视频,你就知道Sora实力有多强了。

目前OpenAI公布了48个由Sora创作的视频,每个视频都称得上是精彩绝伦的小大片,几乎看不出是AI生成的痕迹。


如果我们觉得不过瘾,让我们再看看Open AI创始人奥特曼的朋友圈分享吧。



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Open AI公司发布的ChatGPT+Sora大模型组合方式,几乎毫无疑问将颠覆越来越多的行业,比如广告设计、视频生成、教育、绘画、互联网数据生成等领域,这些行业将越来越趋向于那些具有超强创造力的个体IP,而之前那些依靠公司规模化生产的行业将逐渐被淘汰。

OpenAI发布的Sora模型是一个将文本转化为视频的生成模型,虽然它并不直接涉及教育评价改革,但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创新技术的应用:Sora模型展示了AI技术在内容生成领域的创新应用。在教育评价改革中,我们也可以考虑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来改进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数据驱动的决策:Sora模型的生成效果依赖于大量的训练数据。在教育评价中,我们也可以强调数据的重要性,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教育数据,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注重个性化:Sora模型可以根据简短的文字提示生成个性化的视频内容。在教育评价改革中,我们也可以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通过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提供个性化的反馈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评价效率:Sora模型可以快速生成视频内容,提高了内容生成的效率。在教育评价中,我们也可以探索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评价效率,例如通过自动化评价工具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虽然Sora模型与教育评价改革看似没有直接关系,但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其背后的技术理念和应用方式,来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发展。

针对目前的教育评价方式和教学方式,以下是一些应对建议:

教育评价方式的改进:

多元化评价:除了传统的笔试和考试,可以引入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式学习、实践操作、口头报告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强调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以及他们的进步和成长

引入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改进方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教学方式的改进: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兴趣,设计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技术与教育的融合:

利用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教育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

教师角色与能力的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总之,应对目前的教育评价方式和教学方式,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

其实,无论是ChatGPT还是Sora对教育的影响,最核心的本质,是对人类自我与群体价值的重塑。

首先,不会人机协作,没有未来。绝大多数行业与领域,人工智能本身将超越行业固有的中上水平。一个不和人工智能并肩合作的人,将失去绝大多数体现“自我社会价值”的机会。

生活中将出现很多事情,可以完全交付给人工智能完成。比如自动驾驶技术将发展为完全交付给人工智能完成。但是在自动驾驶的过程中,个人并没有体现社会价值,只是享受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

但是在社会发展中,人要不断寻求与人工智能合作的机会,并在人机合作中实现新的价值。

其次,教育的考试评价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尽管大规模的纸笔考试在公平性等方面有诸多显著的优点,但是其暴露的缺点正在不断扩大。

纸笔考试无法检测出一个人在人机协作下的真正能力,甚至会一直忽视这种能力。反过来,导致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对这种能力加以培养。

换而言之,纸笔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考试评价改革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的考试所考核出来的学生能力与水平,正在与时代脱节,与社会脱节。学生们所陷入的、沉重的、死记硬背、反复刷题的“知识”负担中,并没有丝毫减轻,反而不断加重了。而考试一旦阶段性结束,所学的绝大部分“知识”将毫无价值。

最后,教育正在从稀缺资源走向富足资源。人工智能所能生成的文字、图像、视频正在成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

人终将陷入人工智能的教育海洋,我们真的可以在里面更好地畅游吗?

虽然还仅仅只是开始,但是不排除人工智能真的可以在短期内生成出更优秀的课程资源。也不排除生成出更智能的教师视频资源。更不排除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提供更多个性化学习的支持。

有没有可能,最终促使优质教育,真正从稀缺资源走向富足资源呢?这场生成式的革命,有边界,有尽头吗?

无论如何,如同人类的命运一般,教育也正走在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十字路口。
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