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

8月13日

中国深圳软件和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京深产业合作洽谈会

在北京举行

会上,还公布了深圳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包括深圳湾、西丽-石岩、前海湾、福田、龙岗坂田、龙岗大运、龙华中轴、罗湖清水河、坪山高新区、光明科学城等地。



深圳加快打造中国软件名城
和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2023年,我国软件产业业务收入突破12万亿元大关,标志着中国软件产业正加速迈向迭代升级和群体突破的关键阶段,引领着我国软件开发实现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型。

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消息,深圳正加快推动从中国软件名城向国际软件名城迈进,十大“软件名园”年度软件业务收入总额突破700亿元,显示出深圳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

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2023年中国软件名城评估结果,深圳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获评“三星级”中国软件名城称号。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新技术不断涌现,正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深圳多措并举,推动软件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毅表示,目前,深圳正全力打造一个综合性的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系统,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以及优质的生态环境,助力产业持续蓬勃发展。


深圳发布“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
助力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会上发布的“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是深圳为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要素供给、推动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所谋划打造的重点产业布局。

这些集聚区,主要以地理片区为基础,以软件产业园为载体,以算力网络基础设施、科研机构、公共服务平台、高等院校等为支撑,对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产业空间进行统筹规划布局,助力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双业协同、集聚发展。

01

深圳湾人工智能集聚区



以深圳湾北部片区为基础,以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为载体,以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为支撑,推动产学研协作,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化人工智能集聚区。

02

西丽-石岩人工智能集聚区



以南山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宝安区石岩街道等片区为基础,以南山智园等为载体,以鹏城实验室等为支撑,构建集科研、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创新高地。

03

前海湾人工智能集聚区

深圳发布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 加速从中国软件名城迈向国际软件名城


以前湾、桂湾、妈湾、宝中及大铲湾片区为基础,以前海深港人工智能产业片区等为载体,以前海深港智算中心等为支撑,打造面向港澳与海外的国际化人工智能集聚区。

04

福田人工智能集聚区



以河套、梅林等片区为基础,以深圳新一代产业园等为载体,构建“高端人才+紧缺人才+技能人才”全方位引育新格局。

05

龙岗坂田人工智能集聚区



以坂田片区为基础,以星河WORLD等为载体,以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等在地算力及在线算力为支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栈国产化大模型创新集聚区。

06

龙岗大运人工智能集聚区



以大运片区为基础,以大运软件小镇等为载体,以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等为支撑,打造集研发、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国家级人工智能集聚区。

07

龙华中轴人工智能集聚区



以北站片区为基础,以宝能科技园等为载体,以龙华工业智算中心等为支撑,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化项目,打造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08

罗湖清水河人工智能集聚区



以清水河总部新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集聚片区为基础,以罗湖投控软件产业园等为载体,打造“总部基地+研发孵化+产业集群”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09

坪山高新区人工智能集聚区



以坪山中心区为基础,以坪山创新广场等为载体,以湾区智能网联测试场等为支撑,打造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核心承载区和全域全时应用场景示范区。

10

光明科学城人工智能集聚区



以光明科学院片区、明湖智谷片区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等为支撑,高水平建设国产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深圳加速迈向软件名城十大园区纳入软件企业400余家年度总收入突破700亿元

软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作为软件产业的核心载体,软件园区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窗口。

近日,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消息,深圳正加快推动从中国软件名城向国际软件名城迈进,十大“软件名园”年度软件业务收入总额突破700亿元,显示出深圳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

深圳软件名园建设再上新台阶

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2023年中国软件名城评估结果,深圳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获评“三星级”中国软件名城称号。近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第一批和第二批深圳市软件名园名单,共有10家园区入选,其中综合软件名园1家、特色软件名园9家,标志着深圳市软件名城、名园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图源: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从各区分布来看,市级软件名园南山区4家、龙岗区2家、福田、罗湖、宝安、龙华区各1家,逐步形成“一核引领、多中心协同发展”的软件产业新格局。

经统计,10家软件名园建筑面积共742万平方米、年度软件业务收入总额突破700亿元、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监测的软件企业数量400余家。各软件名园坚持以软件产业为主导,在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企业引培、生态构建、人才集聚、应用示范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深圳市软件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软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大力支持。除了积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深圳还大力推进软件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开展市级综合软件名园、特色软件名园的认定评估工作,支持有条件的软件园区申报国家级、省级软件名园(基地),高标准规划建设重点软件园区,构建国家、省、市软件名园体系。

龙头企业创新引领构建产业生态

“产业园区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理念进行规划,着力布局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本批次入选的软件园区之一,天安云谷产业园打造国内首个智慧产城社区,建成以来已经吸引中关村、大连软件园等国内著名科技园区多次前来参观考察。

产业园区做强做大,离不开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以核心技术奠基构筑产业生态,打造软件产业高地。

云安天谷产业园

在区位空间上,天安云谷产业园背靠华为,吸引了华为消费者BG(事业群)入驻。当前,华为正在积极推进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建设,从手机、平板、电脑等生活办公场景到智能网联智慧出行领域,基于这款国产操作系统的原生应用开发已经在深圳“繁花满地”,为软件企业的发展创造新机遇。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深圳参与开源鸿蒙生态建设的企业数量共49家,产品数量共133款,贡献软件发行版11款。今年以来,加入“鸿蒙朋友圈”的本地企业持续增长,根据深圳市的发展计划,今年内将实现深圳市鸿蒙原生应用数量占全国总量10%以上。

抢占AI制高点谋求产业发展新高度

高标准建设产业园区,反映的是深圳软件企业蒸蒸日上的景气度。

目前,深圳拥有以华为、腾讯、金蝶、大疆等为代表的一批软件龙头企业,在产业园区优质产业空间的加持下,众多专精特新软件企业成长壮大,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热潮中得到更多机遇。

腾讯

深信服作为深耕网络安全多年的深圳软件企业,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探索出“AI+网络安全”的领先应用——国内第一个商用级的安全垂直领域大模型,并落地于金融、能源、政府机关等多个单位的真实环境测试和应用中,全面提升安全运营的效率和效果;云天励飞自主研发“云天天书”大模型,该大模型去年底正式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已经在智慧政务、城市治理、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商业、智慧教育等多行业应用,在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的同时为居民生活创造更多便利……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大对深圳市软件名园指导协调力度,引导优质企业、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等向深圳市软件名园集聚。鼓励各区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软件名园建设,推动培育更多软件园区升级为软件名园,力争2026年软件名园数量达到20家以上。


编审:南方网姜文君、林丽丽等

核发:宣调部高超

投稿邮箱:gslxys@sohu.com

投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及联系方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