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决策投顾 摘要:作为人类感官延伸的终极载体,AI 眼镜正站在 AI 硬件革命的战略制高点。其与听觉、视觉、语言三大核心感官天然融合,使其成为首个能实现无感化多模态交互的消费电子形态——用户无需刻意操作即可完成声音指令接收、视觉信息捕捉和实时数据反馈。伴随 AI大模型技术迭代及科技大厂入局,AI 眼镜或从极客玩具逐渐蜕变为大众刚需。

1. AI眼镜行业概述

AI 眼镜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眼镜硬件的可穿戴设备。AI 眼镜是在传统眼镜基础上做加法,通过集成摄像头、传感器、麦克风、显示屏以及内置大模型等,从而满足用户音频、拍摄、AI 交互等需求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 AI 眼镜产品主要有三种形态:

1)音频 AI 智能眼镜。传统蓝牙音频眼镜接入 AI 大模型,是 AI 智能眼镜的基础形态,基本只支持音频播放和语音交互,AI 大模型通过语音的方式提供基础的智能服务,例如李未可 Meta Lens Chat、界环 AI 眼镜都是典型的音频 AI 智能眼镜。

2)拍照 AI 智能眼镜。该类眼镜是在音频 AI 智能眼镜的基础上增添高清摄像头,其AI 大模型可通过摄像头感知周边环境,提供与当下环境具备交互能力的智能服务,实现第一视角拍摄,同时具备人脸识别、场景识别等智能化功能,为用户带来智能化拍摄及交互体验。当前代表性产品有 Meta 和 Ray-Ban 联合推出的 RayBan Meta、闪极 Al 智能拍摄眼镜 A1、雷鸟 V3 Al 拍摄眼镜及小度 Al 眼镜等。

3)AR+AI 智能眼镜。该类智能眼镜指具备 AR 显示功能、并接入大模型的眼镜,部分眼镜具备拍照、空间定位等多模态感知能力。AR+AI 智能眼镜通过采用 Locos、Micro OLED、Micro LED 等显示屏技术叠加光波导技术实现 AR 显示效果,AI大模型可通过其实现实时信息显示及视觉呈现,可与眼镜用户进行更简单便捷的智能交互。当前典型产品有星纪魅族 StarV Air2、影目 Go 2、Rokid Glasses 等。



2. AI眼镜产业链

AI 眼镜产业链价值分配为微笑曲线,价值集中于核心零部件、下游品牌及渠道。AI 眼镜产业链可分为上游核心器件与模组制造、中游整机制造和下游品牌及渠道,同时呈现“上游卡技术、中游拼规模、下游重品牌”的特征。我们认为 AI 眼镜产业链价值分配整体和消费电子相似,呈现微笑曲线特征,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上游核心技术零模组和下游品牌运营与销售环节利润较高,而中游的制造环节利润相对较低。且国内 AI 眼镜产业链完善,中国AI 智能眼镜产业链除品牌建设外,在硬件供应、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1)上游为核心器件与模组制造的研发及制造,是 AI 眼镜性能与成本的核心决定因素。除了AR 光学显示和光学环节以外,产业链上游技术基本没有难点和障碍。从价值分布来看,核心计算芯片(SOC)(价值占比约 20-40%)和结构件占主导,AR 眼镜还包括光学显示模组及镜片(高精度超薄),根据艾瑞咨询,光学显示模组成本占比约 43%。芯片目前由高通主导高端市场(如 AR1 芯片), 国产厂商(恒玄科技、瑞芯微)在中低端加速替代。美国 Lumus、WaveOptics 在光波导技术与微型显示领域领先,光学显示模组行业当前卡点在于光波导良率低、Micro-LED 量产难度大,建议关注技术发展关键节点。

2)中游为整机制造,由 ODM/OEM 厂商构成。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代工厂布局全球供应链。

四川大决策投顾:AI赋能背景下,AI眼镜行业商业化有望提速

3)下游产业链则包括品牌运营及渠道销售,由品牌商、渠道商(传统视光渠道商和消费电子渠道商)组成。当前品牌厂商 Meta 主导全球市场,国内小米、Rokid、雷鸟伴随有望打开国内市场。



3.玩家逐步增多,科技厂商强势入局

大厂玩家纷纷入局,多数厂商将在 2025 年发布 AI 眼镜产品。国际知名品牌 RayBan 与 Meta 联合推出的智能眼镜产品,通过市场验证了 AI 眼镜的技术可行性。受此成功案例鼓舞,国内外科技企业加速布局该赛道,据行业分析机构 VR 陀螺最新统计,目前已有超过 40 家企业投身 AI 眼镜研发,其中包括小米、中国移动、中国电信、Meta、三星等科技大厂,预计多数厂商将在 2025 年陆续发布 AI 眼镜产品。



4.AI 智能眼镜市场空间测算

AI 智能眼镜市场增长潜力,核心取决于用户基数规模与渗透率的提升。全球庞大的眼镜使用群体以及其持续的增长潜力,构成 AI 智能眼镜发展的天然基础条件。Statista 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眼镜出货量预计超过 15亿副,2028 年将攀升至 16 亿副以上,稳定年均增速在 3%左右。细分来看,2025 年全球墨镜出货量预计超过 9 亿副,普通框架眼镜预计超过 6 亿副,未来 3 年墨镜将会继续占据主要市场份额。AI 智能眼镜不论是框架、近视/非近视,墨镜或是装饰性眼镜的传统眼镜细分市场均能适配,未来随着轻量化+美观持续推进,在全球眼镜市场空间中有望加速渗透。



类比 TWS 耳机渗透路径,随着行业爆品打开消费者认知,AI 技术不断赋能,产品迭代速度加快,AI 智能眼镜市场在传统眼镜市场持续渗透引发的量级爆发可以预见。



终局预期在 2030 年中国 AI 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将超过 500 亿人民币,5 年 CAGR 超过 100%,全球 AI 智能眼镜市场规模超过 1900 亿人民币,5 年 CAGR 超过 80%。



5. AI眼镜行业投资逻辑梳理

四川大决策投顾,作为人类感官延伸的终极载体,AI 眼镜正站在 AI 硬件革命的战略制高点。其与听觉、视觉、语言三大核心感官天然融合,使其成为首个能实现无感化多模态交互的消费电子形态——用户无需刻意操作即可完成声音指令接收、视觉信息捕捉和实时数据反馈。伴随AI大模型技术迭代及科技大厂入局,AI 眼镜或从极客玩具逐渐蜕变为大众刚需。

相关个股:明月镜片、 水晶光电 、蓝特光学 、苏大维格、富瀚微、江波龙、豪威集团、汇顶科技、欣旺达、领益智造、歌尔股份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新品研发进度受到阻碍;国内厂商对先进技术的研发进程不及预期。

1.2025-8-10国泰海通证券——AI 眼镜爆发有望推动智能眼镜加速迈向千亿市场

2.2025-6-20国投证券——AI 眼镜万亿市场如何掘金?

3.2025-3-13爱建证券——Al 眼镜:下一代交互革命的黄金交汇点

(分享的内容旨在为您梳理投资方向及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买卖依据,您应当基于审慎原则自行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