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变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其中昆仑万维推出的天工AI助手,号称是一款集搜索、创作于一身的全能型AI工具,能够提供从AI绘画到文案写作、从音视频解读到AIPPT制作等多种服务。然而,这款备受关注的应用在实际体验中却让人有些失望,特别是在用户界面、功能的实际表现和核心体验方面,存在不少值得商榷的问题。
首先,天工AI的用户界面让人感到混乱,主页上大量卡片内容的设计更像是社交媒体平台,而非专注于提供高效答案的搜索工具。这种设计的初衷可能是为了吸引用户,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导致了严重的干扰。用户在试图快速查找信息时,眼花缭乱的内容卡片和与搜索无关的推荐,反而增加了查找答案的难度。在未来的版本中,简化界面,将核心功能优先展示,将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
在AI搜索功能方面,天工提供了普通和高级两种模式。在普通模式下,搜索响应速度尚可,便于快速获得简短答案,但如果需要更加深入的分析,高级模式显得反应较慢,并且在分析能力上可圈可点。特别是在需要对比分析时,能够生成表格帮助用户理解。但令人遗憾的是,丰富的搜索结果常常被界面中的热搜和推荐内容所淹没,使用户难以专注于核心问题。这种类似微博的内容聚合模式,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有其价值,但对于希望快速获得答案的用户而言,往往显得繁琐。
相比之下,天工在文档解析方面的表现则颇具亮点。无论是对长文、音视频还是网页链接的处理,这款AI助手都显示出较强的分析能力。用户可以选择生成思维导图或者提炼长文的关键要点,这些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尤其在处理复杂文档时,能够省去大量的时间成本。
以AI绘画功能为例,天工的图像生成操作虽简洁,但能力却相对有限。在多次尝试生成简单的图像(如“小猫钓鱼”以及“美国队长打架”等场景)后,其产生的图像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存在明显的理解偏差。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创作的乐趣,也对AI技术的潜力形成了一种质疑。
天工的AI写作能力表现中规中矩,虽然能生成一些基础的文案,但对于高要求的内容创作,例如对特定作品的评测,出现了明显的偏题情况,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其理解能力和上下文关联的处理能力。在生成PPT时,天工也未能达到预期,尽管支持个性化设置和多种模板选择,但因核心理解能力不足,结果往往令人失望。
在AI音乐生成方面,天工的表现同样未能打动人心。描述主题和风格的指令与最终生成的结果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导致用户对其音乐创作的期待感迅速打折。这种不尽如人意的体验,反映了天工在AI对创作任务理解能力上仍有待提升的问题。
总结下来,虽然天工AI助手具备了一定的多功能性,但用户在实际体验中可能会面临众多障碍,包括信息干扰、理解能力不足及生成内容质量不高等。而考虑到人工智能应用的日益普及,用户期望工具不仅能够完成任务,还要保持高效与便捷。未来,若能在用户界面简化、功能精进及核心技术提升等方面加以改进,天工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真正实现其作为全能型AI助手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