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到下面这个动图,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虚拟世界的最后一公里,人类不可能预先设定好一切可能性,但AI的存在,可以让无数人的无数种新奇的想法得以尝试的机会“。


这是手游《逆水寒》里面最近新增的功能“图片生成动图”,这是跟可灵AI携手推出的全新功能,将“图生动图”的玩法内置进游戏内。

玩家只需要在游戏内截图或上传图片,并输入想要的效果描述语,便可以快速生成想要的动图效果,上面动画就是用提示词“双人亲密地拥抱在一起”后生成的温馨浪漫的双人互动画面。

只要你玩过游戏就肯定知道,游戏制作方会给人物角色设定大量的动作,比如基础的站立、转身、跳、跑;复杂的会有很多动作组合;甚至网游还会紧跟时事做类似“鸡你太美”的动作。


但这是有穷尽的,在AI出现之前,虚拟世界的一切都需要被预先定义,而想象力在绝大多数时刻无法被预先定义,而这就是AI出现的意义,解决从“想象到事实的最后一公里”。

这也是我觉得可灵AI这类“AI图像和视频生成软件”得益日益壮大的根本原因,4500万的全球用户数量,这个数字的含金量非常高,因为你得确定一个前提,可灵不是免费软件,它是需要付费的,从快手的官方报告可以看到:

可灵AI在推出10个月之后的年化收入运行率ARR(Annualized Revenue Run Rate)突破1亿美金,其今年4月和5月的月度付费金额均超过1亿元,营收增速和营收水平均位居全球视频生成大模型产品和独立AI产品前列。

这是老外是得实打实的交了钱才能用的产品。


这么大的忠实用户群体,其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可灵AI的用户增长路径清晰可循。在2024年推出后不久,其用户数便超过了600万。2025年4月,可灵2.0模型发布,全球用户规模突破了2200万。而在2025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生态论坛上,官方宣布其全球创作者已超过4500万。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大的转折点,那就是从一个受限的、仅限中国用户的工具,转变为一个全球用户均可轻松访问的平台,时间节点是2024年的7月。

想象到现实的最后一公里,AI视频生成软件存在的核心意义

那个时间节点当时有些什么AI图片和视频软件,想一下就只有难产的Sora,一直不温不火的runway等等。

而可灵能吸引这么多的用户,其实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1 目标客户定位很精准:toP + toB,P代表了产消合一者(Prosumer),也叫生产性消费者,是可以自行生产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结合了专业生产者(Professional or producer)和消费者(Consumer)的角色。说实话,现在高精度的AI图片和视频生成价格并不便宜,特别是相比起普通的AI大模型应用。基本上只有明确盈利能力的P端用户才有确定的消费能力。这部分群体数量不算多,但有个特点,那就是一旦用上手了,就会成为很忠实的客户。

B端用户数量和地理分布也非常广,很多耳熟能详的企业,比如小米,亚马逊,蓝色光标等上千家国内外的企业,覆盖了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客户和开发者。


前段时间雷军直播,拿最新款的小米手机展示AI生成定制屏保这个功能,引起了很多人关注。实际上,背后的技术支持就是可灵AI,其实你会发现,这个领域里面可灵的渗透率已经相当高了。


2 不断迅速迭代的技术能力:还是大模型相比,一般来说3个月更新一次就算很快了,你看DeepSeek的更新速度就差不多这个样,大版本都半年多没更新了,而你看下可灵AI的更新速度和频率。

这只是一部分而已,几乎每个月都有至少1-2次的更新。


而这些更新,如果细看的话,其实根源于“对用户实际需求的深刻洞察”,没有4500万这么庞大的用户量,也得不到足够多的有效反馈。

可灵1.0到2.1 Master Edition,其实有几个很大的技术更新:

  • 多模态视觉语言(MVL): 这是一个创新的交互框架,允许用户通过文本、图像、视频甚至未来的声音和运动轨迹等多种模态来指导视频生成,极大地提升了创作的精确性和可控性。

  • “灵动画布”(Magic Canvas): 这是一个全新的创意工作台,它提供了一个无限的可视化空间,用于头脑风暴、组织创意节点,并能高效地将零散的想法串联成完整的视觉故事板,同时支持多人实时协作。

  • 多图参考: 在可灵1.6及以上版本中,该功能允许用户上传同一主体的多张图片,以确保生成的视频在跨越多个场景时,角色和风格能够保持高度一致性。

拥抱用户需求+强大的技术内核+创新迭代,这是可灵AI能在世界舞台上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可灵AI不管在技术力还是口碑上都有保障。

大家如果经常看AI热点事件的话,应该会知道Lovart这个产品, 它是全球首个直接跟设计相关Agent,推出后的关注量很大。


可灵AI在里面扮演的就是核心内容生产者的角色,通过自动调用可灵AI的API,不需要来回切工具,就可以将广告、开箱、旅行 Vlog 等完整视频一次性做完,大幅缩短从创意到发布的周期。

我最近还听说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爆火的“苏超”非常多的宣传图、视频,里面AI的影子都非常的多,因为AI的产出效率远超人类,且价格相比人类也低很多,就连最开始诟病的质量问题也随着像可灵AI这样恐怖的升级速度慢慢不见踪影。

归根结底,从《逆水寒》的游戏内置功能到赋能全球4500万创作者,可灵AI的崛起清晰地印证了那个核心观点:AI正在打通“从想象到现实的最后一公里”。

它的成功,源于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和远超同行的技术迭代速度。当AI的生产效率、成本优势和日益精进的质量结合在一起时,它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新奇的工具,而是一个能将无穷创意即时变现的基础设施。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时代的起点,在这个时代,想象力与现实之间,真的只隔着一个提示词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