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作模式,决定了其不具备思考与决策功能。面对网络上大量的小作文和虚假数据,deepseek之类的人工智能工具无法甄别真假。中国股市是政策市,不具备西方股市那些逻辑性,让人工智能在选股方面的功能受到很大的局限性。AI工具自己也认为无法替代人工决策,仅能作为辅助工具。

最近,国内各种各样的平台在接入中国网红AI产品DeepSeek,也有不少人利用大多数人对AI的功能与作用其实并不了解的信息差,贩卖DeepSeek炒股工具或课程,利用自动选股、日进斗金之类的话术收割韭菜。

在此,三郎要提醒大家,目前的人工智能产品,无论是DeepSeek还是ChatGPT,都和电脑和互联网一样,只是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的工具,但还没办法代替人类思考和决策。

包括DeepSeek在内的人工智能工具,在股市投资领域可作为数据分析和信息整合的助手,但投资决策需结合个人研究,AI工具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非替代。

这并非三郎有意贬低DeepSeek,经常阅读三郎文章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三郎一贯的观点。我想从四个角度来与大家讨论这个问题。

一、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作模式,决定了其不具备思考与决策功能。

不少人简单输入一些问题,DeepSeek立马说它在深度思考,然后给出像论文一样面面俱到的分析结果,最后还给出画龙点睛的结论。所以很多人被DeepSeek折服,认为DeepSeek太厉害了,能够深度思考了,一句话就能写出一篇文章了。

人工智能的基础是大数据,大数据的基础是统计学,包括概率统计、数理统计。不管是数据、文字、声音、图形还是视频,计算机都会将这些对象转化为数据来处理。我们常说的给大数据模型喂数据,就是给它们提供这些资料。

我们向这些AI工具提出问题,AI工具首先把你的问题切片为不同单元的搜索词汇,然后将搜索结果放入其从资料库中学习到的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框架之中,然后输出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决定不同AI工具输出内容准确度与可靠性的,取决于这个AI工具的编程人员,对不同类别的数据给出的权重。比如ChatGPT,一定会将公共机构、科研院所、重要媒体的数据、事例或者观点排在前面,最后还会告诉你资料的来源。

这就是说,人工智能工具,它没有人性,也没有观点,更无法做出判断。它所能产生的内容,首先来自于提问者问话的词汇、倾向,然后来自它所学习过的资料,它能搜索到的资料,还有编程人员给予它的一些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边界,你可以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让其回答出内容完全相反的结果。

最致命的是,目前的人工智能,并不能客观判读它的资料库中的数据、例子、观点的是非对错。比如三郎之前写过,中美之间进出口数据,中国对美国出口与美国从中国进口,2021年之前是中国出口小于美进口,但现在是中国出口大于美进口,三郎问deepseek,中国出口大于美进口是什么原因,它给出的回答,全部是中国出口小于美进口的原因。为什么?因为这方面的文章太多了。而情况发生反转后,这方面的文章很少。

用deepseek选股炒股可行吗?可作辅助工具,不可取代人工决策二、面对网络上大量的小作文和虚假数据,deepseek之类的人工智能工具无法甄别真假。

回到deepseek能否用于选股、炒股这个问题,众所周知,中国的媒体、机构和股民,遇到重大政策,就会在媒体上发表牛市要来的文章,遇到经济数据不好看,媒体也会绕弯说没问题,宏观经济向好,经济韧性很强。

前些年国际知名的评级机构下调恒大评级,指出恒大很多问题,马上国内评级机构给恒大上调评级,国内媒体、自媒体掀起批驳海外评级机构抹黑中国伟大企业的潮流。去年对万科的评级也如此。

与此同时,中国股市小作文盛行。一篇毫无根据的小作文,就可以给某些股票带来几个涨停,事后被验证为虚假信息,也不会追究、无人担责。

最严重的是,不少上市公司数据弄虚作假,但中国专业的做空机构力量薄弱,官方也不喜欢,导致验证上市公司数据真实性的机构非常少,像国内经济学泰斗厉以宁弟子刘姝威教授那样,为股民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揭露蓝田股份财报造假问题的独立学者,也太少。因而虚假财报难以揭穿。

还有一个大多数人忽略的问题,中国的研究机构出具的有深度的,数据、事例、判断比较可信的研究报告,一般是不公开的,只会提交给付费机构,不太可能出现在人工智能数据库中。而人工智能所能收集到的公开资料、数据,通常真假混杂。

而当deepseek之类的人工智能工具收集到这些真假莫辨的媒体新闻报道、小作文和虚假数据时,它只能按照概率来进行加工,不可能甄别其中的真假。别说让人工智能来替代人类思考判断,机械性地搜集的资料,都不能完全可靠。作为辅助我们决策的工具,我们都需要对其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验证,它又如何替代我们选股、炒股呢?

三、中国股市是政策市,不具备西方股市那些地逻辑性,让人工智能在选股方面地功能受到很大地局限性。

如何研读大盘、如何选股炒股,市场上有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对中外股市都有了解的人会知道,股市上的一些理论,对纯粹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股市是有作用的,但对行政干预较多的非纯粹市场国家股市来说,基本上就不适用了。

经济学理论上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美国这几年经济好,股市就涨,日本这两年经济复苏,股市也涨。但中国股市自六千点以后,经济的波动与股市的波动,基本上割裂了。

可以说,中国的股市是无法从经济理论和数据模型上去研判的,如果能够通过数据模型来研判,ai就有了用武之地。如果股市遵循的不是经济学理论,而是政策影响和大资金炒作,ai的作用实际上非常有限。

以deepseek的开发者幻方量化为例, 2024年12月31日中国经济网在《量化私募龙头幻方量化2024年:36只产品年内仍亏损》一文中介绍,中国目前量化私募机构有866家,其中规模超过50亿的有59家,正收益占比超九成。

幻方量化就是其中的一员。幻方量化为国内头部量化私募机构之一,旗下包含浙江九章资产和宁波幻方量化两家公司,分别成立于2015年和2016年,此后公司管理规模迅速发展,在2021年时曾达到千亿元,随后受业绩回撤影响规模有所缩水。

不过,幻方量化2024年业绩不太好,36只量化对冲产品收益均为负,29只多头策略产品则表现优异,最高收益达到17.94%。但幻方量化65只基金的正收益比只有45%,比市场平均水平低一半。幻方量化旗下65只基金2024平均收益率12.18%,不仅低于大盘,也不如一些优秀基金的表现。

梁文锋开发deepseek的初衷就是为了服务其量化基金。作为开发者,对deepseek的运行逻辑、条件,肯定比我们更了解,但从幻方量化的收益表现来看,很显然,deepseek并未能为幻方量化带来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表现。

四、AI工具自己也认为无法替代人工决策,仅能作为辅助工具。

三郎分别询问了deepseek、Qwen2.5 和ChatGPT同一个问题: “用DeepSeek选股、炒股真的可行吗”?他们的回答如下:

DeepSeek 总结说:

AI工具在选股和炒股中具有一定辅助价值,尤其在效率提升和数据整合方面,但其效果受限于市场复杂性、用户能力及工具本身的技术成熟度。投资者需理性评估AI建议,结合自身经验与风险承受能力决策,同时警惕相关骗局。最终,AI无法替代人类对市场动态的敏感度和综合判断力。

Qwen2.5总结说:

AI 工具在选股和炒股中的应用确实具有潜力,但并不是万能的。它更适合那些具备一定金融知识、能够理解和监督 AI 决策过程的投资者。对于普通散户来说,盲目依赖 AI 工具可能会带来风险。

如果你决定尝试使用 AI 工具,建议将其作为辅助工具,而不是唯一的决策依据。同时,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理解投资的本质——即承担风险以获取潜在回报。

最终,无论是使用 AI 工具还是传统方法,成功的投资都需要耐心、纪律和持续的学习。

ChatGPT总结说:

人工智能 (AI) 工具利用先进的算法来分析大量财务数据、识别模式并生成有关股票表现的预测。例如,InciteAI 等人工智能驱动平台为股票和加密货币提供实时情报,使投资者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然而,尽管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增强投资流程,但它们并非万无一失。股市受到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变化、地缘事件和市场情绪。仅仅依靠人工智能预测而不考虑这些因素可能会有风险。因此,建议将人工智能工具作为包括传统研究和个人判断在内的更广泛投资策略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像 DeepSeek 这样的人工智能工具在选股和投机方面可以成为宝贵的资产,提供数据驱动的洞察力和效率。尽管如此,它们应该补充而不是取代考虑到金融市场固有不确定性的综合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