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在今年的展会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产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一大看点。华为、腾讯、阿里、百度等各大互联网企业和科技类公司的展区C位,都展示着其各自在AI+农业、AI+工业等方面的成果。
阿里巴巴研发了智能流水线,能实时调整各种物料在各环节的输送速度和数量,还能随时“插队”,让运转效率始始终处于高效。
京东自建了“智能工厂”,利用消费端的需求分析结论来反向指导工厂生产,优化生产流程,缩短生产链条,减少人工劳动。
百度通过一系列可视化装置,展示了其利用AI助力医疗、保险、能源等行业的“文心大模型”。
网商银行展示了网商银行“大山雀系统”,据网商银行介绍,这是首次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农村金融领域,服务超过60万种植大户;数字版权保护平台“鹊凿”依托区块链和AI技术,服务超过百万创作者,价格低至一块钱……
用蚂蚁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技术负责人王志荣的话来说,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既是传统产业升级的风向标,也是AI产业的产业化路径。
01
说起人工智能的历史,如果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算起,已经起起伏伏发展了60多年,但真正实现重大突破,却是最近这十几年。随着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兴起,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产业在中国相继迎来爆发期。
从2013年到2018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累计融资金额全球占比60%,超过美国的29%,世界排名第一。
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随后,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规划》确定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将分三步走,其中第一步是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能够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而事实上,截至2021年3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就已位居全球第二、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
难怪李彦宏在一次演讲中,专门提及“中国因素”的重要性:“中国有着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也有着完善的产业链,更有着鼓励创新创造的政策。毫无疑问,中国是AI成长的深厚土壤。”
02
但人工智能的狂飙突进,也带来了一些疑惑与挑战。比如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又比如如何更好地助力实体?这两个问题,对人工智能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因而成为政策制定者、科研机构和产业从业者等共同面对、思索并着力攻关的方向。这些年,各大互联网企业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产业方向,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验。在它们的推动下,AI技术正在变得更安全可信,并开始纷纷“进村下厂”,融入实体。
比如针对安全可信这点,除了政府层面制定了《数据安全法》在内的多部法律,加以规范外,各厂商也是八仙过海。
做杀毒软件起家的360,通过AI模型和算法将数据安全监控作为重点,防止人在接触数据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产生数据风险;腾讯则早在两年前,就发布了业内首个AI安全攻击矩阵,为AI系统的安全部署和应用落地提供技术参考。
蚂蚁则在2015年就投入了可信AI技术的研究,并于2016年全面启动人工智能风控防御战略。目前,可信AI技术已在包括反欺诈、反洗钱、反盗用、企业联合风控、数据隐私保护在内的多个风控场景下落地,支撑着其全风险域的防御需求。
在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蚂蚁基于可信人工智能、图计算、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所打造的“支付宝智能风险感知与响应联合反诈系统”,获得了大会最高奖项top10“SAIL之星”奖。一同获奖的,还有蚂蚁的 “隐语可信隐私计算技术栈”。这个致力于“让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技术,入围WAIC“八大镇馆之宝”。
而对于如何服务实体,百度选择重投智能驾驶,腾讯选择与富驰高科合作AI工业质检,华为在晋能控股集团塔山煤矿打造了5G智慧煤矿,阿里巴巴则在安徽建设砀山梨未来果园。
蚂蚁AI助实,则聚焦在服务小微上。庄安安是思念品牌的一名经销商,过去每当佳节临近,都需要自行垫资备货。自从使用了网商银行采购贷后,额度从70多万涨到150万,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
要知道,小微的刚需是融资和资金周转,但中国约80%的小微企业没有数据资产,没有自己的数据资产,就没办法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也就没法向银行证明自己的偿还能力。
蚂蚁帮助小微解决信用问题的办法,是利用AI将小微的数字收支、商业合作关系、土地面积和作收成等变成他们的数字信用画像,从而帮助数以百万计的庄安安们连入传统金融体系,获得金融服务。
当然,这种技术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还远未到终点。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毕竟让人们看到了AI技术的未来方向。就像王志荣说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是对星辰大海的仰望,也是脚下带泥的深耕”。当AI走入田间和工厂,让小微的价值被量化、被看见、被认可,围绕AI技术演进、产业应用和伦理规范的一系列问题,也有了答案——科技是手段,人是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