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傅宁致辞
何政权教授作专题报告
培训感悟
NO.1
校长篇
高青三中宋卫国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构传统教育生态。智能命题、智能阅卷、智能作业批改将教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学情分析平台实现精准教学干预,虚拟现实技术让抽象概念具象可感。更触动我的是何老师强调的"技术伦理观"——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必须守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坐标。
高青六中孙平
高青县实验小学霍秀芹

培训感悟
NO.2
教研篇
县教研室王爱华
革新理念,探索实践。3月16日上午,带着无限期待去淄博科技学校聆听重庆市大足区教育委员会正高级教师何政权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专题培训,听课中,无限专注,跟着思考,跟着操作,深感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生态。回家后,迫不及待将何老师推荐的11种AI工具在电脑上收藏,在手机上下载。何老师以生动的案例、前瞻的视角和扎实的实践成果,为我们揭开了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密码,也为我今后的教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动力。
结合何老师的观点与县域实际,小学语文教学可从以下路径切入人工智能应用:一是智能备课:构建个性化资源库。利用AI工具生成分层教学设计,整合文本解析、拓展阅读、微课视频等资源,减轻教师备课负担。二是分层教学:数据驱动的精准施策。通过智能系统分析学生课堂互动、作业反馈等数据,动态划分学习小组并推送个性化任务。三是情境创设:虚拟与现实融合的语文课堂。四是评价革新:从结果量化到过程赋能。关注学生朗读情感、课堂发言逻辑等过程性表现,形成“能力画像”,助力教师因材施教。
何老师的讲座,打开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大门。作为教研员,深感责任重大:既要带领教师拥抱新技术,避免“为AI而AI”的形式化陷阱,更需坚守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初心。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共同探索实践,人工智能与教师智慧共同滋养出一片生机勃勃的语文学习新生态。
培训感悟
NO.3
教师篇
高青县实验小学 牌如月
但是人工智能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教师的“智慧伙伴”。在技术赋能下,我将更专注于启发学生思维,让数学课堂既有“AI效率”,更有“教育温度”。
高青六中张健康
科技赋能,点亮教育新征程。参加完何政权教授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培训会后,我收获颇丰,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往教育新世界的大门。
何教授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的深远影响,强调它正迅速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实现个性化学习,精准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还能通过智能分析为教师提供详细教学反馈,助力教学决策。比如提到智能作文批改系统及成绩分析功能,能瞬间反馈对错,精准定位学生知识漏洞,还能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这将大大解放教师双手,让我们有更多精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
在工具应用上,何教授现场演示了豆包、DeepSeek、Kimi等AI的教学实际操作,还介绍了“智能体”大模型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只需输入学科、年级、课题等关键信息,就能快速生成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的教案初稿,还能根据教师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整 ,极大提高备课效率。
身为一线教师,我深知教育变革势不可挡。虽会面临技术操作、理念更新的挑战,但为给学生更优质教育,我们应该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拥抱人工智能,让教育绽放科技之光,助力学子逐梦远航。
高青县第三中学 李园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将智能软件深度融入教案撰写和公开课准备中,利用其优势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专业思考,为学生打造更优质、更具活力的课堂,推动教育教学向智能化、高效化迈进。
县第三中学李文静
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辟蹊径。在培训中,何老师详细介绍了DeepSeek、豆包、Kimi等一系列智能教育软件,以及文小言、智普清言、讯飞星火等智能语言处理工具。这些软件和应用以其强大的功能性和便捷性,为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何老师的生动讲解,我深刻体会到人工智能在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个性化教学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技术,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求。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要积极拥抱这一变革,将人工智能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
展望未来,我将把此次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相信,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我们的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时, 我也期待能够与更多的同仁共同探讨、交流,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