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tecdat.cn/?p=42253
本报告汇总解读基于《Thoughtworks:2025企业数字与人工智能就绪度报告》及文末570+份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的数据,以数据驱动的专业分析框架,深度解析企业在数字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就绪度现状与提升路径。报告通过对全球1000家企业的调研数据,揭示了技术战略、持续改进与投资回报之间的深层关联,为企业勾勒出从战略制定到执行落地的完整图谱。
当前,全球数字化浪潮加速,企业在AI与技术转型中面临战略碎片化、投资回报模糊等挑战。本报告汇总解读首先追溯技术战略与业务融合的演进逻辑,通过对比不同成熟度企业的表现,剖析战略一致性对技术投资效能的影响;继而探讨持续改进机制如何成为企业穿越技术周期的核心能力;最后结合投资回报数据,提出技术领导力的构建路径。报告同时指出,近半数企业存在自我认知与实际就绪度的偏差,精准定位成为破局关键。
文中数据均来自报告原始调研,通过整合5大核心支柱、4类企业分群的详实指标,形成兼具市场洞察与操作指南的研究成果。
最新报告合集及解读实时更新已分享在交流群,阅读原文进群咨询、定制数据报告和600+行业人士共同交流和成长。
一、数字与人工智能就绪度:企业分群与核心差距
(一)就绪度指数的构建与全球分布
报告通过“数字产品与平台”“数据现代化”“AI规模化”等5大支柱、27项技术指标,将企业划分为四类:领导者(17%)、表现强劲者(54%)、新兴参与者(26%)、后期采用者(3%)。从地域看,美国与澳大利亚的领导者占比最高(均为21%),英国后期采用者比例达10%,凸显区域间数字化成熟度差异。
表1:全球企业数字与人工智能就绪度分群占比
企业类型
全球占比
美国占比
英国占比
德国占比
新加坡占比
澳大利亚占比
领导者
17%
21%
11%
10%
17%
21%
表现强劲者
54%
50%
51%
55%
65%
55%
新兴参与者

26%
27%
28%
31%
19%
26%
后期采用者
3%
2%
10%
2%
2%
2%
(二)战略一致性:领导者的核心壁垒
61%的领导者已形成覆盖全技术栈的“完全优化战略”,该比例是后期采用者(19%)的3倍。这类企业通过业务与技术团队的深度协同,将AI、数据与现代化战略融入产品开发全流程。例如BPAY通过跨职能团队协作,识别17项产品优化机会,实现战略从文档到落地的闭环。
反观新兴参与者与后期采用者,战略碎片化问题显著。仅22%的新兴参与者达成战略全组织对齐,其技术投资常聚焦单一领域,导致部门间目标冲突。报告强调,战略不应停留于PPT,而需通过平台工程、AI嵌入产品开发等机制转化为组织能力。
二、持续改进:穿越技术周期的生存法则
(一)自我革新的悖论:越领先越进取
尽管已处于行业标杆地位,77%的领导者仍认为需对技术生态进行“全面改革或重大改进”,该比例比后期采用者(47%)高30个百分点。这种“持续进化”的心态体现在技术架构升级上——领导者更倾向采用云原生、 composable架构,而非固守 legacy系统。
拜耳的实践颇具代表性:其在构建数据平台后,持续叠加GenAI聊天机器人等功能,将单次技术投入转化为持续创新跳板。相比之下,后期采用者中仅半数意识到改进需求,缺乏清晰路线图导致技术债务积压。
(二)改进优先级:从效率到韧性
不同梯队企业的改进焦点呈现分化:
领导者:聚焦AI可靠性验证、数据产品化等前沿领域,以巩固竞争壁垒;
表现强劲者:侧重自动化重构与DevOps整合,提升交付效率;
新兴参与者与后期采用者:仍在解决基础架构现代化与部门协作问题。
报告指出,93%的企业认可“技术转型是持续过程”,但仅领导者能将改进目标与战略优先级深度绑定,避免陷入“为升级而升级”的陷阱。
三、技术领导力:投资回报的底层逻辑
(一)ROI分化:战略聚焦决定收益结构
过去18个月,53%的领导者实现技术投资正收益(ROI>101%),后期采用者该比例仅17%。领导者的收益来源不仅限于成本节约,更通过数据质量优化、AI模型量产等实现收入增长。例如PEXA通过AI助手提升内部流程效率,量化产出可衡量的生产力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领导者中,33%仍面临短期亏损,反映技术创新的长期投入特性。后期采用者则因聚焦运维效率,虽短期可见局部收益,但缺乏数字韧性,难以抵御市场波动。
图1:不同梯队企业投资回报分布
( 图表PDF模板已分享到会员群)
(二)从实验到量产:AI投资的关键跨越
领导者的优势体现在“AI从试点到量产”的转化能力。其在AI可观测性平台、人类偏好数据收集等领域的部署深度,是后期采用者的2-3倍。报告建议企业采用“产品思维+敏捷方法论”,优先落地高价值用例,而非盲目追求技术前沿。
AWS的实践显示,持续现代化而非一次性投入,是实现可持续回报的关键。企业需建立“自动化降本-创新再投资”的自循环模型,例如通过AI驱动的运维自动化释放预算,投向核心产品创新。
四、认知校准:超越自我评估的陷阱
(一)现实与感知的鸿沟
46%的企业存在就绪度认知偏差:60%自认为是领导者的企业实际属于其他梯队,而80%自认为是后期采用者的企业实际已达到更高水平。这种偏差可能导致资源错配——高估者停滞不前,低估者错失投资窗口。
(二)校准路径:从数据到行动
报告提供三维评估框架:
技术成熟度:评估5大支柱的部署深度,识别短板领域;
组织协同度:检测业务与技术团队目标对齐度;
市场基准:通过行业对标明确真实定位。
基因瑞兹克强调,“自我认知是战略的起点”。企业可借助 Thoughtworks 提供的AI就绪度评估工具,建立包含技术栈、数据能力、技能缺口的基线,动态优化投资组合。
结语:构建韧性的三重跃迁
本报告通过全球数据揭示:数字与人工智能就绪度的提升,本质是“战略对齐-持续进化-认知校准”的螺旋上升过程。
领导者的共性在于:以终局思维构建技术战略,以迭代心态应对变革,以数据理性评估现状。对于多数企业而言,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设计”,从“单点实验”迈向“系统整合”,将是穿越技术周期的关键。
文末附《2025企业数字与人工智能就绪度报告》及300+份行业研究报告目录,如需获取PDF或定制分析,可进群与600+行业从业者交流。
本专题内的参考报告(PDF)目录
2025商业环境三大前沿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报告 报告2025-05-26
2025亚太地区人工智能状况研究报告:平衡发展与监管 报告2025-05-25
2025企业数字与人工智能就绪度报告 报告2025-05-25
第二届中新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健康医疗数据的确权与流通 报告2025-05-23
2025人工智能手机产业研究报告 报告2025-05-23
2025年代理型人工智能AI智能体终极指南报告:100+企业生成式AI... 报告2025-05-23
智御安全-AI时代的数据安全之道 报告2025-05-26
AI+小红书获客:月引流3000人案例拆解 报告2025-05-26
2025年生成式AI行动指南报告:利用生成式AI推动变革- 所需了解的... 报告2025-05-25
2024年AI安全-构建负责任且可靠的系统报告 报告2025-05-25
2025年AI营销新范式应用指南报告 报告2025-05-25
迈向未来的AI教学实验 报告2025-05-23
教育数字创新之AI和教育 报告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