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一组在 X 平台上小范围走红的 “博主带货视频”,将数字人对口型技术推向了全新的 2.0 时代。这些视频中的 AI 数字人,在说话神态、肢体动作等方面与真人博主极为相似,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该组视频一经发布,便迅速吸引了众多关注。AI 视频圈知名博主以及红杉、a16z 等顶级风投机构投资人纷纷转发,多条推文浏览量轻松突破 10 万大关,并且收获了 “终结 AI 视频对口型时代” 的高度评价。
与以往呆板的 AI 数字人不同,如今的 AI 数字人已能实现精准对口型,同时在表情和肢体动作上也能与脚本台词完美同步,呈现出极具真实感的口播效果。这些令人惊叹的博主带货视频背后,是子轩近期推出的一个基础模型 ——Mirage。
据官方介绍,Mirage 是一款 “全球首个专为 UGC 内容生成而设计的 AI 模型”。用户只需提供脚本或音频文件,就能定制数字人的相貌、背景、着装以及情绪等元素,进而生成符合 TikTok 等主流短视频平台风格的 UGC 视频。
子轩这款工具在社交媒体上早已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口碑,被不少博主称赞为 “在剪映和 PR 之间杀出重围的 AI 剪辑神器”。凭借 AI 生成 3D 虚拟形象、AI 剪辑以及 AI 对口型等强大功能,子轩在 2023 年实现了迅猛增长,移动端下载量突破 1000 万次大关。2024 年 7 月,子轩成功完成 6000 万美元 C 轮融资,据第三方数据估算,其年营收高达 900 万美元。
{}

在硅谷知名风投机构 a16z 发布的 2025 年全球 100 大 AI 消费级应用报告中,子轩还被列为吸金能力极为出色的 AI 音视频应用之一,堪称小众但闷声发大财的典范。
在短视频制作领域,字节跳动旗下的剪映无疑是众人熟知的巨头。然而,子轩的发展历程却揭示了剪映 “大而全” 的产品定位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所暴露出的局限性,这也为子轩等应用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子轩于 2020 年底正式上线 iOS 端,专注于 “为 Talking Video 而生”。Talking Video 也就是口播视频,在这类视频中博主需要真人出镜录制内容,是当下国内外主流短视频平台最为常见的短视频形式之一。子轩针对口播视频制作流程中的诸多环节,解决了不少痛点问题,例如智能字幕生成、AI 眼神矫正、虚拟数字人创建以及多语言适配等功能。
口播视频虽然制作门槛相对较低,只需一部手机便可拍摄,但对出镜人的要求却不低。尤其是新手博主,在面对镜头时往往会因紧张而出现表情不自然、卡壳、眼神飘忽以及语气词过多等问题。
以 AI 眼神矫正功能为例,我们选取了一段马斯克在对谈过程中全程没有看镜头的视频,交予子轩处理,其效果令人惊喜。经过 AI 眼神矫正后,视频中的马斯克镜头感显著增强,与观众的眼神交流也变得更加自然流畅。
剪映作为抖音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字节跳动平台内容生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生成式 AI 的蓬勃发展,剪映也迅速跟进,推出了一系列 AI 工具,涵盖脚本转视频、AI 剪辑以及数字人口播等功能,与子轩的核心功能存在较大的重合度。
子轩和剪映在智能字幕生成功能上都曾在创作者群体中崭露头角。B 站 UP 主 “影视飓风” 曾在 2023 年发起一项名为 “UP 主们都怎么做字幕” 的调研,结果显示,95% 的 UP 主会制作字幕,剪映凭借其优势成为首选字幕工具。
{}
而在子轩的 TikTok 官方账号中,最早爆火的视频是一条介绍智能字幕生成功能的内容。同一时期,子轩官方还推出了智能剪口播、AI 眼神矫正等产品功能介绍视频,其中播放量最高的一条同样是关于智能字幕生成功能的视频。
对比子轩与剪映的智能字幕生成功能,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功能更为全面的工具在用户体验上有时反而会处于劣势。剪映的智能字幕功能入口较深,操作界面也较为复杂,需要先进入 “文本” 菜单,再选择 “智能字幕”,经过两次点击才能开启功能。
相对而言,子轩的智能字幕功能被设定为默认必选项,并且是视频导入后的前置步骤。此外,子轩的 AI 语音翻译和字幕生成功能是相互打通的,用户只需在前置步骤页面勾选 “AI Dubbing”,就能轻松得到一个带有新语言配音和字幕的视频。例如,在子轩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让美国知名主持人吉米・法伦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表达。
剪映虽也具备类似功能,但其以 “视频翻译” 的独立入口形式存在于产品之中。子轩的产品设计理念更贴近 AI 原生应用的逻辑,即不追求功能的大而全,而是通过精简决策步骤来提升整体效率。
在与剪映、CapCut 等生态型产品竞争的过程中,像子轩这样的初创公司推出的 AI 工具,往往能够在垂直利基市场的生产效率提升方面寻得发展机会。据音视频赛道头部 AI 产品增长负责人向 “AI 新榜” 透露,AIGC 技术在视频领域的应用路径之一便是聚焦于某个刚需功能,只要目标人群规模大且付费意愿高,投资回报率(ROI)就能够实现正向发展。
在当下短视频占据主流内容形式的背景下,视频相较于其他内容形式,制作门槛相对较高。任何一个小型的垂直场景或特定功能的优化,只要能够降低视频制作的难度、帮助用户实现盈利 —— 不论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还是革新视频内容创作形式,都有可能吸引用户付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