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2023数博会“数字经济创新与繁荣”高端对话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高端对话由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贵州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承办,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协办,邀请中国数字经济领军人物和业界知名专家参会,通过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解读和展望,增强社会各界对数据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理解认知,探讨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受邀参加的数字经济领域“大咖”,围绕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创新技术、人工智能助力数字经济等内容作主旨演讲以及沙龙对话,对话聚焦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展示前沿创新技术,搭建协同创新、合作交流、共谋发展的平台,更好服务于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高端对话期间,还举行了CNNIC智库成立仪式。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原局长徐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远大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丁元刚等8位嘉宾作主旨演讲,分享各领域数字经济发展成效,为数字经济创新与繁荣提供更优方案。在沙龙对话环节,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刘九如、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惠农网CEO申斌等5位嘉宾围绕“发展人工智能助力数字经济”展开对话,共话人工智能前沿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与应用等热点议题,在交流中迸发思想火花。
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CEO申斌:“数字化+智能化+农业”赋能产业升级
“数字经济为贵州发展带来了新活力,数字经济作为有力增长动力,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更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5月27日,在2023数博会“数字经济创新与繁荣”高端对话上,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CEO申斌表示,农业大数据服务和数字农业服务建设也如火如荼进行,先进的“数字化+农业”技术正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赋能农业产业升级。
“惠农网”创办于2013年,根植湖南,辐射全国,是农业产业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惠农网”平台已覆盖全国2821个县级行政区,深度开展的产业服务项目遍布全国21个省近百个县域,在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区域农业数字化转型、农业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
“‘惠农网’线上交易平台囊括水果、蔬菜、畜禽肉蛋、水产、农副加工、粮油米面、种子种苗、农资农机等19大类目、两万多种常规农产品,是农业从业者的必备‘新农具’之一。”申斌说,公司通过精准布局生产端关键节点,结合县域电商服务项目构建起县域农业产业服务生态体系,通过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完成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改造,打造大数据服务体系(“惠农网”),在农产品电商数据标准制订、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分析理论和算法、农业电商大数据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
“说到算力,贵州的数字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数据之眼’,承担着重要的算力发展作用。”申斌说,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海量数据,但是市场如何安全地将数据资源转化为有效需求,更好地转化为算力。他认为,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是数据、算法和算力的有效结合。同时,海量的数据不是大数据,真正的大数据需要具有“三性一标”,即时间连续性、空间覆盖性、高频发生性、数据标准化。算法是核心,大数据分析不同于数据分析,需要有创新的思维、模型、算法,进而创造出全新的数据产品和应用场景。
申斌表示,加速县域数字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强化数字新基建对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推进关键技术研发使用;加快数字化人才培育,同时,发挥当地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转型和数字化并轨。
奇安信集团副总裁罗海龙:夯实“安全底座”护航数字经济创新与繁荣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是数字经济创新与繁荣的底板工程。”5月26日,在2023数博会“数字经济创新与繁荣”高端对话现场,奇安信集团副总裁罗海龙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数字技术创新体系与数字安全屏障并列为“两大能力”,凸显了安全在数字中国中的底板作用。
罗海龙认为,这一底板作用在数字化时代越发凸显。“数字化正在全面重塑城市治理模式、发展模式以及生活方式。”他说,“新基建”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数字城市建设,而网络安全作为城市发展的必要基础,对数字城市的保护性、关键性作用日益突出。网络安全需要具备实时洞察、精确感知、主动防御、联防联控、协同指挥、全城防御的实战化防御能力,为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可持续化发展保驾护航。
罗海龙解释,不同于工业经济基于技术壁垒构筑的纵向封闭式体系,数字经济是基于新型能力共建共创共享的开放价值生态,更需要形成体系化的数据安全保护能力,让数据安全能看清、能管好、能防住。
对此,罗海龙建议,在构建数字城市网络安全运营过程中,尤其需要聚焦党政机关、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法治、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等数字化改革重点领域,构建起一道城市级安全防护网。这个“网”是一个知己知彼、多位一体、动态延展、全方位的城市安全管理体系,也是一个纵横联通、信息共享、整体协同、全域性的城市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夯实“安全底座”,才能更好护航数字城市的创新发展。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原局长徐愈:促进算力、赋能和产业发展互动
“站在全局看,贵州抢抓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抢新机、求突破有重要意义。”5月26日,在“数字经济创新与繁荣”高端对话中,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原局长徐愈以“促进算力、赋能和产业发展互动”为题展开演讲。他指出,数字时代的科技竞争还未成定局,需要我们加紧脚步,进一步拓宽、夯实数字科技创新的基础,走出一条数字经济特色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徐愈认为,融入全国算力网络的贵州算力设施和有贵州特色的新兴数字产业,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可以为国家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之所在,贵州要结合实际,走出一条数字发展带动作用好、实体经济强、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的路子。“要注意推动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的发展互动,算力、数字赋能、数字产业三者的互动发展内在联系是客观的,我们要实现这种内在联系,不能只靠市场机制、更不能全靠不完善和不充分的市场机制,还需要明确具体内容,力争符合本地实情。”
徐愈介绍,要注意算力、赋能、产业三者的结合点,首先要围绕国家战略性重点领域,促进算力、数字赋能、数字产业共同发展,比如在战略性矿产资源上,贵州可以依托丰富矿业,利用算力资源,以采矿和提取稀有元素成分为应用场景,发展人工智能,实现三角合力。同时,围绕贵州的重点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算力赋能产业共同发展。
此外,贵州可以利用优质算力服务来吸引省外资源来黔发展数字产业,以算力资源低价供给,为中小企业提供普惠算力和工程化的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数字赋能中小企业。
华为云CEO张平安:助力贵州成为人工智能算力高地
中国云计算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华为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出席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华为公司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介绍,2022年,华为云营收达到453亿元,成为华为公司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
华为云是华为公司的六大产业之一,落户在贵安新区。
张平安说,“东数西算”工程2022年全面启动后,华为积极响应,在贵州布局了华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同时,还将华为的2700多个应用系统、约700PB的数据迁移到了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
从此,“华为心脏”的跳动,贵州感知得更加清晰。华为和贵州“携手”愈加紧密,华为云也被赋予更多重任。
“我们将把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建设成为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助力贵州成为人工智能的算力高地、AI生态基地和数据生态基地。”张平安说。
聚焦如何更好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他提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条是关于数据中心建设。“西部地区建设数据中心比较有优势,建议减少自建数据中心,积极使用西部绿色的云数据中心,让企业更好地上云、用云。”
第二条是关于大模型发展。“中国要积极抓住大模型发展的机会,加快AI与实体经济融合,统筹打造一批重点行业的标杆大模型项目。”张平安说,华为云坚持“AI for Industries”,坚持盘古大模型与千行百业的深度结合,让AI深入到各行业的核心生产系统。
第三条是关于软件产业发展。“SaaS已是现代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的主要形式。企业业务、数据上云之后,数字化价值的承载在于SaaS产业的发展,中国SaaS发展的‘黄金十年’才刚刚开启。”张平安认为,在未来云时代,很多软件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大家要共同努力,让中国的软件产业强起来。
360数字安全集团国卫信安事业部副总经理杨华坤:大数据为青年创新创业带来全新机遇
“大数据不管是存量还是增量都非常大,它的生产速度和流动速度也很快,给广大青年朋友创新创业带来了很大机遇。”5月25日,360数字安全集团国卫信安事业部副总经理杨华坤在青数聚·亚洲青年大数据创新创业论坛分享他从业近20年的体悟。
大数据给青年创新创业带来了哪些机遇?杨华坤认为,首先,大数据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据规模和价值挖掘的机会;其次,数据驱动带来的商业模式和智能决策的变迁,为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带来了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运营成本和更准确的市场洞察。
“在过去,很多商业智能技术的服务成本很高,只有少部分大型企业能够用得起这些服务。如今,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推广,很多中小企业也可以更好更精准地利用这些工具去理解客户的需求,去挖掘一些特别细分的应用场景。”杨华坤说。
在杨华坤看来,在大数据时代,创业组织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青年创业者的关键竞争力。“传统的创业团队通常由创始人和一群核心成员组成,但是现在我们需要更具弹性的组织模式,大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打破地域的限制,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全球化创业团队。”
“大数据为我们创新创业带来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技术迭代等挑战。”杨华坤建议广大青年创业者只有通过合理应用技术,合规使用数据,抓住最新一波的数据革命,大胆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