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AI拉呱,一个专注于人工智领域与网络安全方面的博主,现任资深算法研究员一职,热爱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应用,拥有丰富的AI项目经验,希望和你一起成长交流。关注AI拉呱一起学习更多AI知识。

在像Kommunicate这样精简的初创公司工作时,你需要自行开发许多工具。比如,我就有一个小型AI智能体,它能分析我邮箱中当天所有的会议纪要,并更新我们在Jira上追踪的任务状态。

由于单靠自己开发所有工具并不现实,我们会大量借助AI的帮助。在过去一年半里,我们几乎试用了目前市面上所有的AI编码智能体,将它们应用于后端开发、DevOps、网站搭建以及实际的AI智能体创建工作中。

因此,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我们最喜欢的五款编码工具(也是我和团队现在每天都在使用的工具)。内容将涵盖以下几个部分:

  1. 为何要使用AI编码智能体?
  2. 我们如何对AI编码智能体进行排名?
  3. 最佳AI软件开发智能体有哪些?
  4. 你应该选择哪款AI编码智能体?
  5. 结语

一、为何要使用AI编码智能体?

没有人会逐行手写每一段代码!

长期以来,情况一直如此——有了IntelliJ、自动补全这类工具,大多数开发者更愿意将精力集中在开发的核心逻辑上,而非优化语法。此外,当你面临交付新功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压力时,必须快速开发并实现规模扩张。

这便是我采用AI智能体的主要原因。我与初创领域的许多技术负责人交流过,他们选择AI智能体的理由包括:

  1. 缩短开发时间:大量代码属于脚手架代码,手动编写每一部分脚手架代码的成本很高。利用AI生成样板代码,再加入自己的见解,有助于降低成本。
  2. 降低成本:如果你曾尝试招聘顶级软件工程师,就会知道其成本极高。通过AI满足团队需求,性价比会更高。
  3. 加速培训进程:每当有实习生加入,我们都需要花时间带他们熟悉系统。编码智能体能加快这一过程,帮助他们快速建立对产品和代码库的直观认知。
  4. 提升代码质量:在大企业中,你提交代码前总会有多人审核;但初创公司往往没有这样的条件。通过AI智能体进行某种形式的代码审查,有助于维持代码质量。
  5. 快速制作原型:在任何业务中,编码都是一项高成本活动。若想开发新功能并获取反馈,这个周期很容易长达一整个月。对我和许多同事而言,AI智能体是快速交付演示用原型的工具,能帮助项目获得合适的投资。

当然,这些理由都来自初创公司运营者的视角。如果你是独立开发者或企业工程经理,选择这些工具的原因可能会略有不同。不过,既然已经了解了使用AI编码智能体的初衷,接下来就让我们聊聊那些优秀的AI编码智能体吧。

二、我们如何对AI编码智能体进行排名?

在撰写本文前,我向其他技术负责人和团队成员询问了他们选择这类智能体时关注的核心指标,最终确定了四个核心评估维度:

1. 准确性

毫无疑问,这是最关键的因素。如果一款AI智能体持续生成存在漏洞、效率低下或完全错误的代码,那它便毫无用处。对我们而言,准确性意味着:

  • 逻辑正确性:生成的代码是否能真正完成需求任务,且不存在逻辑缺陷?
  • 上下文理解能力:智能体对周边代码、项目结构及整体意图的理解程度如何?优秀的智能体不会孤立地编写函数,而是会生成能无缝融入现有代码库的函数。
  • 减少“幻觉”:智能体是否会编造不存在的库、方法或语法?看似合理但不准确的代码很危险,可能会浪费数小时的调试时间。

我们希望找到一款大多数情况下都能确保代码正确的智能体,以最大限度减少大量修改和调试的需求。

2. 前端开发能力

我们的大量工作涉及构建和优化用户界面,因此智能体的前端开发能力至关重要。我们会根据以下能力对其进行评估:

  • 处理现代框架:它在React、Vue等框架及其生态系统中的表现如何?能否生成结构清晰、可复用且状态管理得当的组件?
  • 生成UI结构:当我们要求它构建复杂UI元素(如响应式导航栏、带排序和筛选功能的数据表格、带验证的表单)时,能否得到可用的结果?
  • CSS与样式设计:它是否能编写简洁的CSS、理解Sass等预处理器,或使用Tailwind CSS这类实用优先框架,创建视觉吸引力强且响应式的设计?

优秀的前端智能体能在几分钟内将设计原型或简单提示转化为可运行的原型。

3. 后端开发能力

应用的核心逻辑(从数据处理到用户身份验证)都位于后端,我那款更新Jira任务状态的小工具就是典型的后端任务。为此,我们需要一款在以下方面表现出色的智能体:

  • 服务器端逻辑:能否用Node.js、Python、Go等语言编写高效代码?
  • API开发:生成RESTful或GraphQL API端点的速度和准确性如何,包括必要的请求处理、验证和响应结构设计?
  • 数据库交互:是否懂得编写简洁的数据库查询语句(包括SQL和NoSQL)、创建架构并有效管理数据模型?
  • DevOps与脚手架搭建:能否协助创建Dockerfile、CI/CD流水线配置或其他基础设施即代码脚本?

强大的后端辅助工具能帮助我们构建并扩展支撑服务的稳健“引擎”。

4. 速度与性能

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保持工作节奏。一款打断开发者“心流状态”的工具,其危害可能大于益处。我们从两个角度看待“速度”:

  • 生成速度:AI智能体返回建议或代码块的速度有多快?明显的延迟会干扰开发,打断开发者的注意力。交互过程应流畅且近乎即时。
  • 代码性能:AI生成的代码是否高效、经过优化?生成运行缓慢、资源消耗大的代码,无异于制造未来需要偿还的技术债务。

理想的智能体应是高效的合作伙伴——既能快速生成代码,又能保证代码性能,在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流程效率。

既然已经有了评估软件开发AI智能体的框架,接下来就为大家列出我们心中的优秀智能体。

三、最佳AI软件开发智能体有哪些?

我们试用并测试了市面上大多数AI软件开发智能体,最终得出以下排名:

1. GitHub Copilot

  • 采用多模型技术(GPT-4o、GPT-5、Claude 3.5)
  • 使用GPT-5时,SWE-bench准确率约为74.9%
  • 上下文窗口大小取决于模型(例如128K tokens)
  • 主要界面为IDE(VS Code、JetBrains)和命令行界面(CLI)
  • 具备智能体模式,支持自主创建拉取请求(PR)和多文件编辑
  • 核心优势:全方位的IDE集成与丰富功能
  • 五大最佳AI编码智能体(Top 5 Best AI Coding Agents)定价:分层定价(每月10-19美元),提供免费层级

2. Amazon Q

  • 使用AWS训练的模型
  • 声称能将开发速度提升57%(无SWE-bench数据支持)
  • 未公开上下文窗口数据
  • 主要界面为IDE、Lambda控制台和CLI
  • 具备基础智能体能力,仅限代码生成
  • 核心优势:擅长AWS服务、基础设施即代码和安全扫描
  • 定价:提供免费个人层级和付费专业层级

3. Claude CLI

  • 使用Anthropic Claude 3.5 Sonnet/Opus 4.1模型
  • 采用自定义工具时,SWE-bench准确率约为49%
  • 支持200K tokens的上下文窗口
  • 主要界面为终端(CLI)
  • 具备强大智能体能力,支持多步骤任务、工具使用和任务规划
  • 核心优势:代码质量高,擅长复杂重构和多步骤任务
  • 定价:需订阅Pro/Max套餐(每月17-100美元)

4. OpenAI Codex

  • 使用GPT-5模型
  • SWE-bench准确率约为74.9%
  • 支持400K tokens的上下文窗口
  • 主要界面为Web UI和API
  • 智能体能力较弱,需要手动提示
  • 核心优势:通过对话快速制作原型和调试
  • 定价:分层定价,起价为每月20美元

5. Gemini CLI

  • 使用谷歌Gemini 2.5 Pro模型
  • SWE-bench准确率约为46.8%-63.8%
  • 支持100万tokens的上下文窗口
  • 主要界面为终端(CLI)
  • 具备强大智能体能力,支持工具使用和多模态输入
  • 核心优势:擅长大规模上下文处理和多模态输入
  • 定价:提供慷慨的免费层级,每日可请求1000次

四、深入解析:五款智能体详细对比

1. Claude Code

Anthropic推出的命令行界面(CLI)工具Claude Code,或许是我最喜欢的AI智能体。其Opus系列模型性能强大,能独立构建完整应用。近期发布的Sonnet和Opus 4.0进一步提升了性能,且推理速度非常快。

我交谈过的大多数开发者,都会在部分开发流程中使用Claude Code。尽管这些模型成本高昂(很容易就会产生1万美元的费用),但对于难度较高的编码问题,Claude Code仍是最佳选择。

优点
  • 准确率高:Claude Opus目前在SWE-Bench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准确率约为67%。
  • 擅长Python:若你正在构建AI项目,该平台能带来出色的结果。
  • 网页开发能力优秀:虽然不如GPT-5,但Claude Opus 4和Claude Opus 4.1在网页开发方面表现不俗。
缺点
  • Claude Opus 4成本极高,更适合处理复杂问题。
定价
  • Claude Pro:每月20美元
  • Claude Max:每月200美元
  • 当使用额度耗尽时,可选择使用API。
评价

若Claude没有严格的使用限制和相关成本,我每次都会优先选择Claude Code。该模型在同类工具中性能出众,能协助处理极为复杂的编码任务。

2. Gemini CLI

谷歌的Gemini CLI是一款开源AI智能体,能发挥Gemini模型的强大性能。与Claude一样,它也是大多数开发者和技术负责人的常用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模型超大的上下文窗口(100万tokens)。

它还是一款可靠的“主力”模型,能为大多数使用场景生成样板代码。其唯一的重大缺点是,在编码方面的效果不如Claude Code。但凭借速度和定价优势,它足以弥补这一不足。

优点
  • 100万tokens的上下文窗口极具优势,便于重构庞大的遗留代码库,也能理解复杂的多服务后端架构。
  • 提供慷慨的免费层级,每日可请求1000次,对独立开发者和尝试智能体工作流的用户而言, accessibility极高。
  • 底层的Gemini 2.5 Pro模型性能强大,在HumanEval基准测试中达到了近乎完美的99%准确率。
缺点
  • 尽管该智能体速度较快,但代码质量不稳定,时好时坏。质量不一致是该模型最大的缺点。
定价
  • Gemini CLI可免费使用,免费层级每日提供1000次请求。
  • 也可将Gemini API接入该工具,Gemini 2.5的收费标准如下:
    • 输入内容较小时(≤200K tokens),每100万tokens收费1.25美元;输入内容较大时(>200K tokens),每100万tokens收费2.5美元
    • 输出内容较小时,每100万tokens收费10美元;输出内容较大时,每100万tokens收费15美元。
评价

Gemini CLI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处理和推理多种格式大量信息的能力,而非生成最简洁优雅的代码。它是一款实用的工具,大多数开发者会将其与Claude Code结合使用,以实现高效的自动化编码。

此外,慷慨的免费层级也使其成为入门者的理想AI编码工具。

3. Amazon Q

我们订阅了AWS的Amazon Q,并用它来处理DevOps工作。对于刚接触DevOps的人来说,这款工具的性能十分出色,表现令人钦佩。Amazon CodeWhisperer现已集成到Amazon Q AI助手中,这是一款战略性产品,旨在巩固AWS作为顶级云开发平台的地位。由于它训练时使用了数十亿行代码,因此对AWS生态系统有着深厚的专业认知。

对于在亚马逊云服务(AWS)上进行开发的DevOps团队,我推荐使用这款软件开发AI工具。

优点
  • Amazon Q对AWS API的理解极为深入,非常适合后端开发。
  • 该模型注重安全性,还能指出引用代码的使用位置。
缺点
  • 它并非通用型编码工具,处理常规编码任务时还需搭配其他工具。
  • 在网页开发能力方面,Claude和Gemini CLI的表现要出色得多。
  • 模型性能不错,但有时会出现准确率问题。
定价
  • Amazon Q提供免费个人层级和付费专业层级。
评价

Amazon Q应被视为针对AWS相关开发的专业战略性工具,而非通用型智能体的直接竞争对手。若你的后端基于AWS构建,投资这款工具是合理的选择。

4. GitHub Copilot

两年前,GitHub Copilot本可以在这份榜单中占据榜首。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开始更偏爱其他工具。此外,它的AI辅助模式,也不如我们Kommunicate团队习惯的命令行格式那样顺手。

不过,该平台近年来已日趋成熟——能轻松在VS Code中使用,这是它的一大优势。而且,搭配新的GPT模型后,其准确率也有了大幅提升。

优点
  • 若你使用VS Code或JetBrains作为IDE,GitHub Copilot会成为你的首选工具。
  • Copilot与GitHub深度集成,有助于你维护版本控制,开发更复杂的项目。
  • 其智能体模式表现出色,能力可与Cursor和Lovable相媲美。
缺点
  • 准确率有时会出现问题,我们发现Copilot经常产生“幻觉”代码。
  • 由于其底层模型并非为理解大规模上下文而设计,在成熟项目中使用这款工具可能会遇到困难。
定价
  • GitHub Copilot采用分层定价模式:
    • 免费层级:每月提供50次请求
    • GPT5无限请求版:每月10美元
    • 可切换其他AI模型的无限请求版:每月40美元。
评价

GitHub Copilot是该领域的早期竞争者,潜力巨大。如果你想尝试不同实验室开发的各类AI模型,这款AI编码智能体会非常适合你。

5. OpenAI Codex

我将它排在较后的位置,是因为尚未有机会充分发挥这款工具的潜力。我们Kommunicate团队是GPT的重度用户,但当Codex推出时,开发者们已经在全职使用Claude和Gemini了。

根据我有限的使用经验,GPT-5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模型。搭配Codex使用时,它能展现出卓越的性能,非常适合构建功能和制作原型。虽然我尚未在大型代码库中使用过它,但我的朋友推荐将其用于这类场景。

优点
  • 你可以将完整任务委托给Codex(例如“修复这个漏洞并创建PR”),它会在云端异步处理,你则可以专注于其他工作。
  • 你可以在本地机器上通过CLI或IDE扩展启动任务,然后将任务“移交”给云端完成,整个过程不会丢失上下文。
  • 它默认使用OpenAI最强大的模型(如GPT-5),具备出色的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缺点
  • 仅限ChatGPT Plus、Pro、Team或Enterprise套餐用户使用,其智能体功能无免费层级。
  • 据部分开发者反馈,尽管底层模型性能强大,但这款CLI工具本身的完善度和可定制性不如Claude Code等竞争对手。
定价
  • Codex包含在付费ChatGPT订阅套餐(Plus、Pro、Team和Enterprise)中。除套餐费用外,无额外使用费用,但企业套餐可能会有基于额度的额外使用规则。
评价

全新的Codex标志着AI工具从“助手”向“真正的智能体”转变。它不再像一个辅助输入的工具,更像是聘请了一位能独立处理你分配任务的初级开发者。

我肯定会更多地将这款AI智能体用于异步任务和小型项目开发。此外,由于大多数人已经可以使用ChatGPT,升级到Codex也非常便捷。

五、排名补充说明

虽然我亲自测试了榜单中的所有工具,但也收到了一些其他工具的推荐,包括:

  1. Rippling AI Agent:适用于多种任务,且使用便捷。
  2. 谷歌Jules:由Gemini 2.5提供支持,是谷歌版的Codex。
  3. Cursor:非常适合个人项目,但近期发现的漏洞使其无法用于企业工具。

市面上每天都会推出新工具,总有令人期待的工具可供尝试。因此,不要将我们的排名视为绝对标准——不妨亲自试用新工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既然你已经对这五款顶级AI编码智能体有了全面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聊聊哪一款更符合你的使用场景。

六、你应该选择哪款AI编码智能体?

简而言之:选择编码智能体时,应考虑你主要的工作环境(IDE还是CLI)、技术栈(AWS还是多语言)以及工作类型(快速辅助、深度重构还是自主任务)。以下是我们的推荐:

  • 以AWS为核心的DevOps/基础设施即代码(IaC)团队:Amazon Q(CodeWhisperer)——最擅长AWS API、模板和策略,可搭配Claude Code处理复杂逻辑。
  • 复杂重构与深度推理需求:Claude Code(CLI)——在多步骤规划和代码质量方面表现最强,可搭配Gemini CLI处理超大上下文场景。
  • :Gemini CLI——具备超大上下文窗口和稳定的解析能力,可搭配Claude Code优化输出结果。
  • 日常IDE内编码(VS Code/JetBrains):GitHub Copilot——提供流畅的建议和PR辅助功能,处理难题时可搭配Claude Code。
  • 自主任务与异步PR(委托后自动运行):OpenAI Codex(ChatGPT智能体)——可移交工作单元并在云端执行,本地使用时可搭配Copilot。
  • 预算有限的独立开发者/学生:Gemini CLI——慷慨的免费层级便于探索,后续可根据需求增加Copilot或Claude Code。
  • 前端重度开发(React/UI、多文件编辑):Claude Code——擅长生成高质量组件和重构,在IDE内可搭配Copilot使用。
  • 后端/API微服务(多语言):以Claude Code为主;若需要后台执行和PR功能,可选择Codex;若深度依赖AWS,则选择Amazon Q。

七、结语

不存在唯一的“最佳”编码智能体,只有最适合你工作流程的工具。大多数团队采用“双智能体”配置就能提高效率:一款用于保持开发流畅性的IDE辅助工具(如Copilot),加上一款用于复杂重构、侧重推理的CLI智能体(如Claude Code);处理超大上下文时可增加Gemini,AWS相关开发可搭配Amazon Q,需要完全委托任务时则使用Codex。

关注“AI拉呱”一起学习更多AI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