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代表未来,这个已经达成共识了,但那些AI公司增长潜力更大呢?AI是投入期还是收获期?还是扩展期呢?
AI在企业里面的价值点有多大呢?这个估计很多人也搞不清楚。我尝试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第一,从整体企业AI来说,大部分企业是没有技术力量打造AI的,因为花钱不少,更重要,找不到合适的人。上市公司对于上AI慢慢已经达成公司,但是怎么上,谁负责,标准是什么,先从哪里开始?根本没有统一标准,我自己本身也服务企业做AI,每个企业老板和高层的意见都不见得一样,主要从这个三个方面可以AI化
1,产品AI化,就是让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能够AI化,最直接就是做Saas的企业,做软件的企业,不论是营销的医疗的,还是生产制造的系统的,都会加上AI,这个都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不加AI市场不认的问题。金蝶,用友为代表。硬件方面的Anker安可创新走的比较前,股票走的还不错,但是Saas或者Pass加ai的就比较麻烦,我觉得都是短期反弹,因为,软件基因的还不是AI基因,有些本身是AI基因的产品爆发力比较强,联影医疗,本身设备就是有AI属性的。专门做AI硬件的企业没有,但可以给出一些信息,基本所有大厂,包括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京东,百度,等都会接入AI硬件产品里面,科大讯飞是目前AI硬件做的最广的企业。字节跳动收购的AI耳机onlyfriends已经是行业头部。
从简单逻辑来说,产品AI越高频,产品AI化价值越大
2.公司管理AI化,
很多企业管理是一个大事,特别是人工成本多的企业,所有企业管理AI化是很重要的一环,那么分两个方面去分析,就是员工使用AI工具有多少,给每个员工配上AI能力,就是工具使用的能力,那么我们评估要评估AI工具的使用率,但很多企业只是让员工学习AI,怎么评估效果,怎么根据效果调整员工在企业的价值,这方面还远远不够。
另外就是agents出现,自动化逻辑,这个技术发展还非常迅猛,agents, RPA ,workflow等都是企业自动化的方式,更重要就是企业的数字员工,企业有多少个数字员工,数字员工比例占多少,他们的工作量有多大,技能技巧有多少,能够取代多少真人的员工。这部分更企业都没有搞懂的地方。其实任何一个岗位或多或少都可以用上AI,点线面体
我们可以评估两个维度
AI工具使用率——员工学习AI工具——效果体现
数字员工的比例——多少工作流程能用AI——企业场景各个岗位搭建数字员工
AI工具不断迭代,AI考核标准的不确定,任务标准不明确,相关负责人不熟悉AI边界能力都导致AI在管理中落地有难度
第二从AI在行业生态链来说
除了能够企业自己用AI外,能不能拓展呢,服务客户AI化,供应链管理AI化,把企业当做一个部分,对客户和对供应链是买卖两个端口,里面的接口是否更兼容,通过AI赋能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能力现在还非常稀缺。那么本身天然服务B端的平台不算。本身企业AI服务的例如:医渡科技,晶泰控股,万达信息,等本身就是AI服务商,也不能全算。真正能做到传统产品AI化,并能输出AI赋能体系的企业将会非常有前景,目前我还没有看到那家具备这样能力,要对一些公司进行观察,对他们的服务能力,拓展能力追踪。第四范式本来提供的AI服务是很全面属于AI+行业,但成本变高,并受开源ai影响。
第三 AI进化力和成本分析
这里们分两层,1是大模型底层,没有多少家,就是阿里,百度,字节跳动等,2就是垂直行业大模型或者是场景模型,例如医疗的医渡科技,智云健康。教育的粉笔,广告的汇量,生产制造的创新奇智,鼎捷软件等等,大A也有不少,营销里面的焦点科技,蓝色光标,拓尔思都算
所有我们重点来分析行业大模型。
这个是外人很难分析,进入AI领域不难,但动态的关键有两点,迭代速度和成本
本身能够上市的,在这个行业都是不错的,市场占有率也不低,但还是加进入就是行业数据量
合成就是:行业数据量+迭代速度+成本控制+稳定性
行业数据好分析,越是行业龙头,AI价值越大
迭代速度就很少人能够看到,迭代速度是功能越来越强大,不仅仅是大模型本身,而且很多语音模型,图片模型等都在迭代,那家迭代快,客户粘度就越大,另外就算法优化,迭代速度还和算法优化有关系,模型更新越快,迭代种类越多,算法优化越快,整体迭代速度才快,
成本控制,很多企业对AI成本控制不是很了解,简单一点就是开源模型和开源技术的利用率的问题,因为本身企业AI很多时候是要本地部署的,如果自己做数据训练,成本太高,重点就是开源的利用率,没有对行业理解深刻的操盘手一般做不好。另外就是团队搭建成本,怎么搭建一个AI团队来打造AI实力,很多老板连AI开始都搞不好,不要说怎么请人,合不合适,贵不贵都是个问题,所以还是懂行的人能够做的比较好,不懂行的老板,有钱可以弥补,但长远看有所欠缺。
稳定性最麻烦,看看meta开出天价过亿年薪的挖人,越顶尖的AI人才越抢手,很多公司请了人,做出了垂直模型,很容易就被别人盯上,大厂之间的AI抢夺也很激烈,把AI人才价格都炒的很高,连华为这样的大企业做底座模型后面都是抄阿里的。怎么确定AI公司的领军人物的稳定性呢?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汇量科技就是阿里出来的,二当家,详细可以看看我上一篇文章。
总结一些,分析AI公司的成长性主要看下面几个方面
AI产品化的能力
AI管理的能力
AI模型迭代的能力
最后考虑团队的成本控制和稳定性。
再讲一下互联网的AI
阿里AI的属性最强,应用也是最广,唯一就是ai体现出来的实际效果还占总比例不高,而且每个业务板块结合AI是可以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对美团不会以前那么被动,这个是肯定,(AI+互联网)+行业机会最大,最好估值不高的企业。
$汇量科技(01860)$ $阿里巴巴-W(09988)$ $第四范式(06682)$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极限在哪里# #AI智能谁称王#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