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位居全球AI实力排行榜第二


原题:《全球人工智能实力排行榜: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评估AI竞争力》
摘要

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布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实力排行榜,美国在几个核心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位居第二,在创新方面增长强劲;英国、印度和阿联酋分列三至五位。研究团队利用其开发的“2024年全球活力工具”,对36个国家和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42项指标进行评估。榜单显示,美国以70.06分位居榜首,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占据主导地位。美国的优势在于其研发生态系统、先进的基础设施以及积极的政策和治理框架。中国以40.17分位居第二,在研发、经济和基础设施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中国对尖端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研发投资增长的关注使其成为主要的人工智能强国。此外,中国在人工智能创新方面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专利生成方面,其授予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几乎是美国的三倍。研究还显示,人工智能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政治优先事项。


2

中国正成为全球气候议题领导者


原题:《全球合作与批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评估中国的绿色能源政策》
摘要中国位居全球AI实力排行榜第二| 海外智库报告速递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一度带来了严峻的环境挑战,在认识到问题紧迫性的同时,中国从国际气候话题的被动参与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领导者。中国积极参与中非合作论坛,开展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等举措,体现了中国致力于为发展中国家营造良好合作环境,增进互学互鉴和相互尊重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不过,中国的气候治理体系仍存在挑战,如需要进行法律改革、加强国际合作、解决碳定价等气候政策,可能加剧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需要决策者、企业和环保人士的协同努力。中国平衡其经济抱负与生态责任的能力,不仅会影响其国内发展轨迹,也会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持久影响。

3

欧盟对华贸易投资关系加深


原题:《为什么欧洲不离开中国实现多元化》
摘要
过去7年,在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尽管欧盟对经济依赖性的担忧加剧,其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仍然加深。据统计,在中国商品所占欧盟进口商品份额方面,电池和电动汽车贡献了其三分之一以上的增长,这反映了中国在这两个领域的竞争力日益增长,在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究其原因,一方面,欧盟积极推行绿色转型政策却缺乏与中国匹敌的本土厂商和相关产业政策;另一方面,这也说明欧盟对进口中国清洁技术所持态度更为开放。此外,在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欧洲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使得从中国进口化学品更具吸引力。与此同时,中国产能的快速增长压低了化学品的价格,促进了出口市场份额的增加。这两个因素共同加剧了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同时,即将上台的特朗普政府宣称要对中国征收额外关税的举动也会促使一些中国出口商品流向欧洲。因此,短期内欧盟对中国进口的依赖可能会进一步加深。
往期回顾


最新国际动向
最全海外信息

请联系我们


电话:

010-63073237


邮箱:

zhiku@cankaoxiaoxi.com

监制 | 孙彦德

审核 | 冯灵逸

编辑 | 杜直谦